贤贵妃和梅妃都是这宫里的老人了, 已经有数年不曾被留宿过大兴宫,反倒是今朝为陛下侍疾留宿在此。 为了照顾陛下,她们两个人睡在靠窗的榻上, 那张榻本不是用来睡人的,是陛下平日里用来坐着喝茶批奏折的, 两个人睡在上面有些窄了,尤其是贤贵妃如今的身形有些圆润, 不复往年的苗条, 她躺在上面便已经占满了半张榻。 如此狭窄,又和陛下睡在同一间屋里,哪怕陛下用不着她们服侍,自有宫女和太监,可贤贵妃和梅妃也是熬了许久才睡着。 好不容易睡着了,梅妃又被旁边的呼噜声吵醒。 迷迷瞪瞪睁开眼的时候,她还以为是陛下在打呼, 等人清醒了, 才晓得打呼的居然是贵妃娘娘。 这……梅妃望向龙床, 陛下让她们二人来侍疾,还真是为难陛下了, 也不知道这会儿陛下有没有被吵醒,但愿有吧,如此, 明日陛下便该让她们回去了, 让宫中别的姐妹过来侍疾。 梅妃想错了, 接下来的三日,为陛下侍疾之人都还是她和贤贵妃,陛下不光不让后宫别的姐妹来, 连太子殿下都被挡回去了,直到……宋王抵京。 庆德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先是被分封到宋州的二王爷回京,紧跟着是分封到青州的三王爷回到京师,天黑后四王爷和七王爷也结伴而归。 次日,五王爷回京。 几位被分封到河南道的藩王皆是奉旨回京进宫为君父侍疾的,不算违背大魏律令。 但整个京师却如同油锅里滴进几滴水一般直接炸了起来。 二王爷一回宫便接管了御林卫。 五王爷被安排留在大兴宫侍疾。 陛下身体有恙,太子、三王爷、四王爷、七王爷受命监国,以太子为首,三王爷、四王爷和七王爷为辅。 贤贵妃和梅妃总算是不必在大兴宫呆着了,两个人回后宫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但都很复杂。 贤贵妃在大兴宫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她原以为在陛下寿终正寝前她都不可能再见到儿子了,不曾想正月就把打发出京的皇儿还能被传召回来,而且还被陛下安排辅佐太子监国。 见到儿子贤贵妃是高兴的,依照天幕之言,陛下高寿,还有二十多年可活,如果她死在陛下后头,将来还能去儿子的封地,如果死在陛下前头,那就基本再也见不到儿子了,而她没信心活过陛下。 但陛下如今病倒,站都站不起来,还把她的皇儿召回了京师。 母子相见自是高兴的,可连她这个深宫妇人都知道,陛下把王爷们召回来,不是因为感觉大限将至想临终前见王爷们一面,陛下的种种安排都是在防着太子。 贤贵妃近日来没休息好,脑子昏昏沉沉,回宫的半路上让人将车辇停下,她想自己走回去,让脑子清醒一下,理一理思绪。 陛下去年分封王爷是因为天幕,但这也是先帝留下的祖宗规矩,藩王无诏不得回京,也是写在《大魏律》里的铁规。 陛下如今把分封在河南道的几位王爷都召回来侍疾了,那分封在岭南道的六王爷呢,那位被天幕之人推崇备至的盛世之君呢,可有被陛下传召? 路过永寿宫时,贤贵妃往里看了一眼,自柔贵妃死后,主殿便一直空着,回想过去一年多的种种,连她都要同情柔贵妃和淑妃了。 庶王爷加起来比不过太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她们这些人加起来在皇上心中也比不过姐姐。 明明她都已经认命了,不再奢望那个位置,为何陛下要反复,太子不一直是陛下的心尖尖吗。 贤贵妃游魂一样的走回自己宫中,见儿子的喜悦比不过对儿子的担忧和对陛下的失望。 贤贵妃至少还有一丝丝喜悦,梅妃却是抬车辇的人加快步伐,举起帕子遮住自己的半张脸,不想让人瞧见。 她以养过五王爷这样的养子为耻,如此放荡不堪之人,一想到她抚养过五王爷的经历会被写在史书上,梅妃殷氏这四个字和五王爷徐徤的名字放在一起,她都觉得辱了自己的姓氏,也辱了‘梅’这样高洁的封号。 羞于见人的梅妃回宫后便直接告了病,宫门紧闭谁也不见。 * 东宫。 深宫妇人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太子就更能看出来了,在几个藩王回到京师之前,他根本不知道父皇传召藩王进京一事,而且自父皇那日醒过来后,便一直不让他探望,不准他进大兴宫。 那几天里,他不是没有多想,只是他一直记着天幕之人说过的话,一直秉承着‘老实安分’这四个字。 父皇是长寿之人,他要做许多许多年的太子,在后世之人知道的那段历史里,他做太子被废掉,小六做太子却因为安分老实等到了登基为帝的那一日。
37. 三更 藩王回京(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