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二合一)(4 / 6)

he最大的影厅,这里足足能容纳几百号人。

主席简短介绍后,就进行了第一部作品的放映仪式。

开幕影片是来自于波兰导演的处女座,讲得是一个双向情感障碍的女孩学自行车的故事。

乔翼桥也是第一次对鹿特丹电影节的入围影片有了直观感受。

好……闷。

其实鹿特丹电影节的电影一直被诟病又怪又闷。

但这部是把这两个特质无限放大了。

整部电影充满了实验性的手法,其中甚至夹杂了一些在乔翼桥看来类似ppt的转场设计,但其实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乔翼桥在不停感叹对方手法高级和创新的同时,也忍不住觉得整部电影沉闷无趣。

就像是一个包装精美的糖,但你细细咀嚼,发现里面全是工业糖精。

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失望。

不过这部片子也并没有被选进主竞赛单元。

组委会之所以选择它做开幕影片,也纯粹是为了纪念波兰独立电影诞生40周年。

开幕影片结束后,不少电影人也都带着疑

惑的表情离席。

乔翼桥松了一口气。

来这的都是终极文艺爱好者,

ℙ()_ℙ,

那么也就是说自己也没那么特别了吧。

之后的几天里,乔翼桥又买了几张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的放映票。

这些都是和他一样的,各个电影导演的处女作。

质量果然良莠不齐。

但大家都在搞一些很新的东西。

乔翼桥在不断学习这些很新的手法之后,也生出了一丝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他喜欢,且仅喜欢,故事好的片子。

他虽然是一个新导演,却很老派的认为,电影不过是一种故事载体。

最终呀的还是故事本身,至于一切的手法,都是过眼云烟。

这是在他看到萨布里的片子之后感觉到的。

萨布里的电影不长,只有70多分钟,手法也极其粗糙,全程都用DV拍摄,甚至没有打光。

但故事却是足够令人深思的,她的妹妹在被□□后被迫嫁给了自己的“丈夫”,但她并不想生下孩子,所以去寻找堕胎的方法。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在南亚及中东地区也并不少见,但却非常真实、扎实。

乔翼桥发现自己宁可看十部这样的片子,也不想再看那种炫技却没故事的电影了。

但很可惜,乔翼桥的票买的是观众场,不少观众看到一半都受不了过分摇晃的镜头而中途离席。

放映过后乔翼桥和萨布里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听说媒体场和片商场的观影情况也并不乐观。

各类A级电影节以及大部分B级电影节,都会设置至少两种专场,即媒体场和片商场,因为他们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观众,一次电影节的参展场次很可能多达2000部,他们不可能场场都看,所以很多场次都是看几分钟就离开了。

怕他们影响到普通观众的观影体验,所以电影节才有各种专场。

而萨布里的片子连普通观众场的观影效果都不好,就别说另外两个专场了。

不过乔翼桥除了安慰几句,也没什么好说的。

毕竟导演能做的,也就是在电影中投入自己的全部心血。

但能不能成,就看天时地利人和了。

“没事的,QYQ,我能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萨布里这个坚强的姑娘还是笑着,“作为我们国家独立电影的探路人,作为一名女性电影人,我能入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期待我的下一部作品吧,QYQ,到时候我们再比比,谁更厉害。”

“一定。”乔翼桥握住了她的手。

第二天,乔翼桥就看到了萨布里给自己的WhatsApp发了消息,说她已经回国了。

乔翼桥问她为什么不等到闭幕颁奖礼完成再回去。

她说,因为知道自己拿不了奖,家里又有点事叫她,她便提前离开了。

她还说,她会永远记得和QYQ畅谈的下午,并把自己的所有好运都送给

他。

隔天。

一个气温非常舒适的下午,《混乱校园》(ChaosCaus)的放映终于要开始了。

第一场,是记者会的放映。

实不相瞒,乔翼桥并不怎么在意记者场。

他更关心观众场和片商场。

前者代表了他的电影在大众心中的接受度,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