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一章 战启(2 / 4)

可能被发表,就是专门发过来让王言看的,这叫攻心,正经的高级兵法。用兵大忌,便是不可怒而兴师。

王言对此一笑了之,任他们说的天花乱坠也是于事无补,最终看的还是实力。实力不行,光会骂有什么用,一个嘴巴子过去就完事儿了。

在此之前,联系刘备投降事宜之时,曹操曾进兵丹阳北部芜湖等地,这边是刘备的地盘,老曹希望通过外部的军事压力,来逼迫刘备治下豪族的反叛。

但刘备虽然没有王大将军那么强硬的屠戮豪族,一点儿缓和都没有,却是在有意识的压制豪族,任用了更多的寒门。

当然两千年以后的百姓也不应该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什么寒门,实在是不够资格。寒门是破落贵族,家族最差也得是个地主。

所以导致了,刘备治下的豪族没能反叛成功。而王言调兵的速度又十分快,没有丝毫的军事空置,并且太史慈等人十分强势,过来就先跟老曹打了一架,将他们打退了五十里,这才转回去平定混乱。

这以后,双方兵马相拒,只有小规模的交锋,再没大规模的战争,都在各自发展着。

总体来讲,曹操方面的发展吸收了王言这边的一些经验,当然不是有样学样,否则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弄死自己,大好江山拱手相送。他们学的最多的,还是在种地上。

学习王言这边大批农学博士、工学博士研究总结发明的,耕作方法以及耕作工具。甚至还想从王言这里贸易粮种,以提高粮食产量。同样也学着王言一般,组织军队规模化生产。

再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工匠,研究、生产武备,全力以赴为战争准备。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老曹用他智慧的头脑,强硬的政治手腕,不断的加深对荆、益两州的掌控。

与之相对的,王大将军这边就松弛的很,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各地紧锣密鼓的大搞生产建设,种地、修路、水利、架桥,如此等等。文昌阁的各种博士,则是不断的在解决着实际问题。

王言当然也是鼓励理论科学发展的,但毫无疑问,以目前的社会现状,更加需要的是应用科学。更应该做的是,解决实际的生产建设问题。目前的科学发展,也谈不上什么瓶颈。王大将军创业二十年,在他只是开了政治挂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也还是农耕社会,又哪里需要思考更长远的科学方向问题。

总的来讲,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的,虽然都很原始,但科学的思维已经养成,发展的十分迅速。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从来都不差,甚至是遥遥领先的。

王言之要看着就好了,总会给他惊喜。听闻最近文昌阁有个疯子,研究上了烧开水,他就知道成了。毕竟烧开水可是被誉为人类最高科技,虽是戏言,但这意思却不是开玩笑的。

而这一切,都不过是他鼓励发明创造,解决实际问题,并确定了工匠的地位罢了。

只要制度确定下来,坚持办事流程,再有着强力的监督,那么一切都会十分顺利的发展。

百姓种地、服兵役,那么相应的各种博士就解决种地、武备的问题,将军就研究着更好的训练士兵以及打仗的问题。百姓参与公共建设挣钱,那么各种博士就解决背后的经济、施工的工具、建筑的合理以及如何高效建设的问题。

百姓生活,要有油盐酱醋,盐、糖,布匹,各种的工具,那么各种博士以及商人,就去解决、丰富这些东西。

百姓总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纠纷,律法不可能规定的详细,总是有地方官员不知道如何解决处理的问题。那么就结合着实际,中央官府不断的出台完善法律,考虑的尽量全面,尽量细致,紧跟社会发展。

商人飘了,研究着各种偷税漏税的法子,那就各种的补上漏洞。更飘了,敢勾结官吏,横行不法,那就铁拳伺候。

官吏飘了,不好好办事儿,那就加强监督监管,不断完善法令,绝不姑息。

军队飘了,目无法纪,那就整饬军队,该杀的杀,该打的打。

士子飘了,那就整顿文风。

风气飘了,那就加紧整治,强硬扭转。

归根结底还是把握好百姓,百姓的日子过好了,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王言这几年也没有只是缩在洛阳城里呆着,而是去到各地进行巡查。如今掌控偌大的土地,还都保留着以前的样子,很多后来消失的古迹,这时候全都是新鲜的。事实上他来到这里,也没去过多少地方。无外乎就是随着扩张的脚步,大致的巡查过一遍。

这一次比较清闲,各种事都有成例,有他没他其实不差多少。所以他便让贾诩、刘备监国掌事,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一堆十岁以上的孩子,以及一百亲卫,开始浩浩荡荡的巡视工作,顺便旅一场古代的游。

带着一堆孩子,当然不是什么观察,只是单纯的他们听说了,也很想去,所以也便带着了。至于所谓的危险,在他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