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正位九五(3 / 4)

系,像程青松等人对于吴王上位都是支持的。

唯有心无旁骛,才能铁面无私!

而赵孟华就是程青松一系的人。

杨清源先是对着钱牧谦说道,“钱大人,不知吴王殿下是否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继承皇位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明面上还是礼法上的事情,钱牧谦这个礼部尚书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事关新君继位,钱牧谦微微停顿之后斟酌着字句,“吴王自然是太宗血脉,有宗人府玉牒金册记录在案,身份确凿无疑,自然是有继位的资格的。但我大周的皇周会典有载,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祖宗家法,不可乱也。而吴王年纪排在蜀王和宋王之后。”

钱牧谦虽然是支持杨清源的,但他还是给了一个中庸的答案。他现在是内阁第一人,并主持朝廷大局,自然不能明显偏向杨清源。

在得到钱牧谦肯定的回答之后,杨清源面向群臣,朗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在宋王不愿为帝的情况下,自然按照昨日廷推的结果,奉吴王殿下为帝!”

杨清源一顿,“我知诸公所虑,无非就是我曾为吴王之师,若是吴王登基,怕我挟天子以令群臣,为辅做宰。今日,我予天下一诺!吴王登基后,我当卸去一身官职,离开神都,回归乡野,终此一朝,再不为官。在这含元殿中,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的英灵在上,此一诺,重于千金!苍天为证,诸公可鉴!”

杨清源清澈的声音在含元殿内回荡。

这一刻不管是杨清源的朋友还是政敌,都感到震撼。

杨清源的话,没有给自己的一点后路。

但是放弃官职,其实只是给众臣一个过得去的交代而已,只要杨清源还在京城之中,以他的声威人望一样可以操纵朝政。

即便杨清源真的这么干了,含元殿的众人估计也会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现在杨清源,放下一切,出走神都。

“我说完了!诸位继续廷推吧!”

杨清源摘下了头上的乌纱,真元一运,轻轻地落在了含元殿中。

随后不理会众人的目光,自顾自地走出了含元殿中。

或是在思索杨清源的所言,或是反对者已经被双规,又或是杨清源离开得太快,没有给百官反应的机会,众人来不及质问。杨清源便已经走出了含元殿,连一个背影都看不见了!

杨清源离开之后,含元殿之中再次进行了廷议。

宋王表明了态度,不愿继位,所以这皇位的继承候选人便只剩下蜀王朱瞻理、吴王朱瞻垕以及一个凑热闹的分支朱选基了。

钱牧谦、程青松重臣们商议后,再次廷推。

这一次,吴王得票最高,以得三十九票,领跑全场。

昨日反对的宗室代表,竟然也有近半支持吴王。

虽然朱瞻坤旧党,极力阻止,想要将蜀王推上皇位,但是终是力有不逮。

至于那个旁支贤德朱选基,没有人在乎他。

只要太宗一支尚未绝嗣,那就轮不到太祖分支来觊觎皇位。

结果一经宣布,含元殿之中一片哗然。

但这是必然的事情。昨夜的杨清源不仅仅暂时搞定了清流领袖之一状元宋问严,还去面见了朱无视,通过他获得了近半宗室的支持。

现在都察院一系,开国四王为首的旧武勋一系,杨清源、李承恩为首的新武勋一系,越扬党,近半宗室都已经达成了这个协议。

有此结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宋问严长叹一声,他忠于太宗文皇帝,而吴王也是太宗文皇帝的子嗣。

杨清源刚刚也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再为官,远离神都。

一个站在权力巅峰,有能力掀翻棋盘的人做出这样的退让,宋问严自愧不如。

杨清源还是当年那个杨清源。

但这个廷推结果,令许多中下层的官员短时间内难以接受。

可他们不接受也没有办法,高层已经达成了协议。

一时间,数十名官员纷纷请辞,有七、八品的微末小官,也有四品的朝廷中坚。

有的人是不能接受吴王登基、杨清源这个弑君者胜利的事实。

有的人是害怕秋后算账。

兵科都给事中走出了队列,面带讥讽,激愤地道:“既然朝廷诸公心中早有定论,又何必举行这装模作样的廷推?!新朝的官,在下不敢当!”言罢便将头上的乌纱官帽子丢在地上。

这位大人当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铁骨铮铮,他是大行皇帝朱瞻坤任命的兵科都给事中,为的就是消弭于延益在兵部的影响力。

同时他也是陷害于延益的先锋。

此刻,杨清源、吴王系获得全面胜利,他自然怕了,趁此时机,急流勇退,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不愿同流合污的好名声,一举两得。

但还是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因为自己的经济问题,他刚走出宫门,就被都察院的御史请去,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喝茶了。

含元殿中的质疑、吵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消失,渐渐地安静下来。

吴王朱瞻垕也被人从一旁的偏殿请来。

礼部尚书钱牧谦请吴王走上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