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嘶力竭的吼叫着:“为什么要回来!为什么不死在济南!回来干什么?帮着燕逆打我的脸吗?一个人一记耳光!打死我算了!啊!!”那天下午,宫里面被打死的宫女、太监不下二十个。要不是皇帝生母吕太后出面,建文能把宫里面的太监都换一茬儿。
整个皇都陷入一片混乱,皇帝不上朝。官员人心惶惶,很多和燕王有旧的、和四海有生意往来的、对建文帝行为不齿的各色人等对这次燕王的出招反应不一。回到皇都被建文帝斥责在家中反省的李景隆今天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黄子澄。
“黄大人,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皇上有什么话直接传旨就好。你来干嘛。”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洪武帝的亲侄子。战功显赫。曾任大都督府大都督,兼主管国子监。可谓文武两道都是位极人臣。而李景隆却是个标准的纨绔。属于那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几乎是赤膊上阵。竭尽全力的为新皇出谋划策祸害藩王。
“燕王那份文告你应该也知道了吧。这很令人。唉!总之,皇上很生气。宫中那位想请你出面去北面跑一趟。”
“跑去干嘛?不削藩了?那死掉的湘王怎么说?被削藩的那些怎么办?没有削藩的怎么说?这种事情可以反复么?燕王的讨逆檄文里面要杀的可是你们啊。你让我过去说什么?”
“去问问燕王能不能别打了。陛下绝不削燕王的藩。现在的地盘都归燕王。就这样吧。”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是开玩笑么?”
“我岂能拿这个跟你开玩笑!没看到陛下连南归的铁铉等人都没有斥责。还让他们回家休息。等着吏部安排新的官职。如果陛下要追究,能活下来几个?”
“问什么是我?”
“为什么不能是你!陛下信任你啊!”
“魏国公不是更加合适?”
“魏国公不可!他是燕王妻兄。且关系不错。当年燕王世子进皇都吊唁的时候就住在魏国公府。”
“这是什么理由,我和燕王打生打死。现在还要去跟燕王求和?我如何开口啊!你可教我?”
“这是陛下的意思,你进宫面圣也是这么几句。而且陛下现在心情不好。我劝你也别去了,别让陛下想到你那几场大败了。这里是陛下的手谕,不用接旨。我走后你仔细看看吧。”
(以下部分不算字数)
吕太后是个传奇的女子,她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吕本原是元朝的官员,任元帅府都事,在洪武帝在南京登基称帝的前一年,吕本主动前来投靠洪武帝,从此归入洪武帝麾下。至正二十七年,吕本被授予湖广行省照磨,官阶属于正八品;洪武三年,吕本被朱元璋提拔为中书省右司郎中;洪武五年,吕本升任刑部侍郎,不久之后又被封为礼部尚书;洪武六年,吕本的官职升任为太常寺卿,这是正三品的官职。在短短七年时间内,吕本从“芝麻官”变成掌管司法的“大法官”,这种坐飞机式的提拔速度背后,一定离不开洪武帝的宠信,也有可能是吕本能力突出,被委以重任。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在为朱标挑选侧妃的时候,洪武帝能够选中吕本的女儿,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洪武帝有意拉拢吕本,因为联姻是很好的拉拢捆绑手段,比如朱棣迎娶徐达的长女、朱樉娶的是邓愈的女儿、朱棡娶的是谢成的女儿。明朝正史中并没有吕氏嫁入太子府之后的记载,但是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太子妃常氏待他人非常和善,有马皇后的风范。仔细思考这句记载,可以猜测这里所说的“他人”应该包括侧妃吕氏,因为太子朱标只有两位妻妾。
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又生下一子,即朱允熥,他是朱标的第3子。此时,常氏已经生育2子2女,没想到在生下朱允熥后不久便去世了。朱标共有两位妃子,分别是常氏和吕氏,现在太子妃去世。朱标主动向父亲提出将吕氏晋升为正妃。在洪武十六年,八岁的朱雄英突发疾病去世。洪武帝深感悲痛,命令以皇子规格礼仪厚葬朱雄英,并且追封朱雄英为虞王,在安葬当天,洪武帝命满朝官员全部步行送葬。
原定的朱标继承人去世,自然要重新选择继承人。如果太子妃常氏还活着的话,她生的朱允熥将是唯一嫡子,顺理成章成为新的继承人。常氏突然薨逝、朱雄英夭折,吕氏是朱标的正妻,朱允炆则是朱标的嫡长子,自然就成为朱标的继承人。从此之后,在朱标的太子府,吕氏和朱允炆成为最有权势的人。吕氏成为朱标太子妃后,再接再厉,先后生下朱允熞、朱允熙,地位更加稳固。在马皇后去世后,吕氏还主持每年仅一次的祈蚕节,可见吕氏的声望地位。
洪武二十五年,洪武帝有意迁都西安,命太子朱标到陕西巡视,朱标完成皇命回到南京,重病不起。不久之后,朱标就病重不治身亡,年仅37岁。朱标去世后,最悲痛的是洪武帝。史料记载,洪武帝痛失爱子,一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