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府六个书肆掌柜尝到了甜头,纷纷大量下订单。
田心村的造纸坊,也走上了正轨。
扩建的厂房已经建好,只差没有将抄纸的池子建好了。
赵小东这个村长当得不错,村民们不光没有欺他年纪轻,还处处夸赞他做事妥帖。
若是几个人夸,或许是因为关系亲近,若是大多数人夸,那便是真有几分本事了。
造纸坊和石灰厂,陆七七都细分了管事,专门管理各项事务。
事情一环扣一环,层层递交。
工人、管事互帮互助,相互制衡,若有不妥之处,随时可以匿名投诉。
村民虽说不会写字,但是不代表不能去村外找人写。
不过自造纸坊开办以来,陆七七就没有收到过投诉的信件。
后来她才知道,村民们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根本不会想到信箱,而是直接找到赵小东理论。
两个工厂分派的事情不一样,有争议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最后陆七七为了减少赵小东的工作量,直接放大管事的权限,让管事处理相应的事宜。
要是管事处理不下,再去找赵小东处理。
这样一来,赵小东就能省心不少。
自从赵大头被送去府衙,如梅和赵志伟,就再也没有来过造纸坊。
陆七七知道这个情况,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赵小东帮忙安排袁氏的后事。
三天过去了,赵大头也被判了刑。
杀人藏私,罪大恶极,故此下令秋后问斩。
陆七七得知此事,是在造纸坊,听工人说起的。
她也终于知道赵志伟,为何会闭门不出。
丧母一事就够他颓废了。
还让他知道了惊天的变故,这样的打击,对他而言实在太大了。
几个妇人坐在造纸坊里,手里拿着钳子,把竹纸钳开,方便负责晾晒竹纸。
陆七七查验纸张的时候,在旁边听了一耳朵,便把事情串联了起来。
袁氏原本是赵家老两口,给家中老二娶回来的童养媳。
尚未及笄便将人娶了回来,起初是当闺女养着,后来老两口便做主让袁氏嫁给老二,赵初二。
也就是现在的赵师爷。
当年赵师爷品学兼优,深受老师看重,故而举荐他进京,去好友门下学教。
不曾想赵师爷出发一月半,在一处山坳里遇到一伙匪徒,连人带马车一同掀翻在山崖。
车夫和马车直接摔落在地,碎成了肉饼,而赵师爷命大挂在树干上,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车损人亡,赵师爷身上又有伤,跋山涉水,靠着一路乞讨,才步行回到和顺府。
他曾回田心村找过袁氏,不曾想得知袁氏改嫁赵老大的消息。
一年的时间,孩子都生出来了。
听到这儿的时候,陆七七心中犹疑,赵师爷出事的消息,为何能这么快传回田心村。
虽说十月怀胎,但大多数人都不会怀孕这么长时间。
按时间推算,袁氏在赵师爷出事的时候就怀上了。
就时间而论,赵家老两口办事,这么离谱的吗?
那个时候赵师爷都还未到新京城,就着急把二儿媳妇改嫁给大儿子了?
陆七七听着妇人们,断断续续地聊天,这才明白过来。
袁氏得知赵师爷离世的消息,神情恍惚了两年之久,连赵志伟是何时出生的年份都弄不清楚。
这赵志伟根本就是赵师爷的儿子。
如今赵志伟亲娘被杀害,养父被关进大牢,等待秋后问斩。
亲生父亲又突然出现在生活中。
换作是谁都要好一阵,才能缓和过来情绪。
一时间,陆七七也有些同情赵志伟了。
……
赵志伟安排好他娘的后事,又得知了跨越二十年,上一辈的恩怨。
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如梅今日给他煮了清粥。
如梅捧着清粥,走到他跟前道,“相公,三日未曾进食,今日已是第四日了,喝一碗粥吧。”
赵志伟额间散落一缕碎发,下巴长满了青茬,眼睛红血丝异常明显。
如梅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就犯疼。
公爹,哦,不。
赵老大被赵师爷差人押送去府衙,她得了消息,连忙往家里赶。
就看到自己的相公,抱着婆母的尸体,一言不发地呆坐着。
那副神情,她做梦都会觉得后怕。
赵志伟呆坐在桌前,如梅便端起粥,拿木勺子喂给他喝。
如梅从未见过他如此木讷的模样,就像个痴傻的孩童,只知道张口和吞咽。
一碗粥喂完,如梅也不敢多喂,三日不曾进食,这会儿吃多了恐怕会伤身。
但她也不想赵志伟,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就在如梅不知如何是好,院子外响起了敲门声。
如梅有些奇怪,婆母刚走,院子外的白幡都还来不及拆下。
到底是谁会在这个时候,前来串门。
她虽是不解,但还是冲着院子喊了声,“来了。”
而后,便快步去打开了院门。
院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