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大雨 有道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赖管用……(2 / 2)

说起来,安南常年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因此过去当地百姓种植农作物,一直都鲜少需要为农作物做取水灌溉一类的事。

本地的木匠们便也从未做过这些大型农田取水灌溉类的农具,所以即便是有韩彻提供的图纸和思路在,其中很多细节部分也全靠这些木匠的悟性还有灵敏又娴熟的手活。

韩彻便连连夸赞道:“若非你等技艺绝佳,这龙骨翻车还不知何时才能造出。有了这农具,安南今年农作物得以保住的话,当记你们一大功。”

得了韩彻这般的夸赞,木匠们高兴又激动到脸都有些泛红起来。

时下匠人地位并不怎么高,韩彻不仅尊重他们的手艺,还言他们此次对安南百姓都有功劳,又如何能不让这些木匠心情澎湃激荡。

于是过了几天,这群木匠就又兴奋的跑找来韩彻,言道他们把韩彻画出的另一张简易图纸,也就是风力水车给造出来了。

风力水车是以风帆为动力装置,分为风车和水车两部分。跟龙骨翻车相对比,风利水车属于有风就转,不需人力便可自行工作,更为轻省方便。

韩彻这下可真是惊喜到了极点,因为他对风力水车之所以做过了解,是因为曾经在做农业技术方面的工作时,去到过一处靠海的地方。

从那里,韩彻了解到,过去他们的制盐方式是从长芦盐场学习来的。而长芦早在清代时期便利用风力水车,从大海中汲取海水制盐。

对于人类来说,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往今来,盐更是受到国家管控的重要民生物资和战略物资。

安南县靠海,在制盐上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韩彻手中也有更为方便制盐的技术,只不过制盐一事牵扯太大。

眼下安南又正逢雨水多发季,韩彻还是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吧。

*

很快,韩彻便召集了一大批会做木工的。跟随那几个木匠一起,加班加点的尽快赶制风力水车和龙骨翻车。

这两种水利农具各有各的优点,韩彻便命人分别制造出一批。之后再给各乡镇都先发放一套,让乡民们根据自己田地的具体情况,再自行去找木匠打造。

有了这两样工具排水,韩彻后面下乡再巡查农田里面的情况时,地里那些作物的情况果然便有了明显的好转。

只是今年这天也不知怎的回事,雨水一直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虽没有特别大的风雨,但眼下已经有二十五六日,天空未曾挂过太阳。

这日早上,食用完朝食,韩彻见着天虽阴着,但好歹雨终于停歇住了,便喊韩老三去准备蓑衣斗笠还有牛车。

柳氏瞧见,便忙问道:“二郎,你今日又要下乡吗?”

韩彻说道:“嗯,今日想去刘家村和李家村看看。”

如朱家冲,郭杨两个村子这种地势较高的村庄还好,韩彻现在最为担心的便是这两个地势较低,又靠近海边和江河的村庄。

尤其是刘家村,之前便一直受到春夏季海潮的影响。村民们每逢这时候,便只能饮用苦咸之水,滋生疾病。

今年雨水这般多,韩彻不仅担心这方面再出问题。更怕这雨水一直不停歇,空气湿瘴越发厉害,恐有疫病滋生。

“那你等下,我去给你多拿两身衣裳和鞋袜……万一要是淋湿了衣裳,一定要赶紧找地方换下。”柳氏忙道。

作为官员亲眷,柳氏也很清楚。即便天降大雨是自然灾害,但只要缴纳不出赋税,在朝廷看来,便是韩彻这个地方主官的失职。

安南百姓去年甘蔗制糖是挣得不少银钱,但别忘了,还有刚被收编的那五百多户山间门土著们。今年真要受灾,以他们的家底多半是缴纳不出赋税的。

不过韩彻倒没怎么担心赋税,要是真出灾害,他就更不想去逼迫那些土著们缴纳。要责罚便责罚,唐刺史若是还派判官来催收,实在不行的话,韩彻都想好了,到时候就主动把自己往监狱里关,自囚以做惩罚。

有道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赖管用就行。

再说了,只要老皇帝若还活着,这皇位之争没做最后的定局,韩彻也是没想过离开安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