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XD:自立
即便是最乐观的专业人士也不会认为东盟能够在短时间内摆脱对日本的依赖:持续不断的战乱严重地破坏了东盟的科研和教育环境,更多的孩子没有受到教育的机会便被迫走上战场成为了填入炉火中的薪柴,这样的命运无数次地重复上演,而脆弱和平的将领并不会使得长期积累的劣势得到改观。兴亚会真正掌握东盟之日,悲观的情绪进一步蔓延,许多人预计日本将通过经济入侵和控制东盟军的武器装备等手段迅速地让东盟变为名副其实的殖民地。
扭转危局的功臣似乎是从天而降的。短短两年间,东盟军摆脱了在无人机这一至关重要的核心武器装备上对日军的依赖,使得东盟在和日本就经济合作内容讨价还价的时候多了不少底气。日本人再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将他们的船只开到东盟的海岸上而不必承受任何潜在危险,哪怕是一个心怀不满的普通平民的报复也是可怕的。单是这一领域的突破就为东盟军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再需要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条件,相反,他们现在成为了可以提出条件的一方,印度地区的军阀们对此深有体会。
本应站在聚光灯下接受表扬的那位核心人物却更愿意躲在研究所里,准确地说是躲在香巴拉浮岛的能源设施中从事他的新研究。尽管他偶尔会应兴亚会的要求出席某些科普电视节目,但也仅此而已,其他的条件不能让他有分毫动摇。无功而返的兴亚会干部们产生了一个诡谲的推测:此人不在乎世间的名声和利益。这些议论由于过于荒诞且不太容易被采信,始终没能成为主流观点。
哪怕埃贡·舒勒听到了这些议论,他也不会将其放在心上。出于维持研究的必要性而将精力用于无关事务上实属迫不得已,一旦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占据他生活全部的便是更多的研究工作。他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这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仍然未能投入应用的世界上将这一技术化为现实,以此来造福更多的人类。
他确实接近成功了,但更多的困扰随之而来。这等从未有过的先例在人类的历史上看起来突兀而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刚走出战乱且事实上仍旧较为弱小的国家——徒有巨无霸的外形——在某项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根本不正常,一旦其中的细节被公之于众,用不了多久,不仅一直虎视眈眈的日本人会决定使用更为激进的手段,就连全世界范围内那些图谋不轨的家伙都会蠢蠢欲动、想要见识到这项技术为他们的阴谋服务的那一天。
永远不会有那一天的到来。
“舒勒博士,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东盟的今天。”贵为东盟首脑之一的桑松和舒勒一同在香巴拉浮岛边缘观景台上散步,这是直面海浪冲击的最佳地点,在这里,他们能够观赏到更为惊心动魄的海洋、更真实的自然,“核电站的工作结束之后,你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也许我该考虑到东盟国立大学寻找一份教职,从年轻人中发掘那些有潜力的天才。”舒勒的鼻梁上戴着一副金框眼镜,那不见半根毛发的大光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十分显眼。这句话既是真心实意的感慨,也是一种试探,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工作已经步入尾声,而舒勒要为自己寻找一个体面的退场方式,“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我所掌握的一切会随着我的躯体消亡而成为历史。即便是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那些人,他们纵然可以创造生前的辉煌,死后的黯淡和停滞也是不可避免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舒勒那份淡然的神情让桑松也开始了深思,他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并权衡其中的利弊。不过,犹豫只在他的胸膛中停留了片刻便消散了。他没有退路,想要退回学校里教书也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愿意这么做,别人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但是,把局面向着更乐观的方向转化并不是只靠埋头干活就能完成的事业。”桑松叹了一口气,“日本人的影响仍然无处不在,也许我们成功地在一两个方面摆脱了他们的控制,可是说到底,日本人拴在我们脖子上的锁链还没有松开。”他将双手插在衣兜里,扭过头暗示不远处打扮成普通行人跟随着他们的警卫保持距离,“……我佩服你的决心和能力,如果我有那么一天得以在有生之年实现我的理想,我也会这么做的。前提是,我们教出来的好学生别成了日本人的优秀员工。”
“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舒勒的回答令桑松为之讶异。
一直以来,舒勒被认为是罕见的积极拥护兴亚会的优秀白人代表,他的价值不仅在于实际贡献,也在于号召非亚洲人为东盟服务的宣传作用。因此,没有谁会怀疑舒勒对兴亚会及其口号的忠诚,哪怕这种忠诚只是表面上的。然而,桑松刚才却清楚地从舒勒口中听到了他从未期望在舒勒身上出现的冷漠,这不是他预料之中的答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难道舒勒一直在伪装?这倒是没错,舒勒的来历有些神秘,而且他掌握的知识也明显超出其他人的理解……但是,这说不通。桑松看不到这种假意效忠背后的利益,事实上,舒勒为东盟所做的奉献远远高于他获得的回报。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