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1 圆满时(11)(1 / 4)

OR8A-EP1:圆满时(11)

在德军第9空降师拐弯抹角地向印度人重申了要求后,因交通事故等意外而推迟的德印联合训练计划终于开始了。共有数千名孟加拉人难民被德印军收留并接受训练,其中原先身为军人、准军事武装人员和警察的孟加拉人被编入相对正规一些的队伍之中,而从未有过军事经验的平民则被划分到了另一支队伍之中。前者按照建设正规军的标准进行训练,后者则充当辅助部队和游击队。

激烈的对抗从训练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希望孟加拉人能尽快独当一面的德国人拿出了最严苛的训练标准,并从周边驻军机构抽调出了许多恶名远扬的刁钻军官前来主持训练工作,这些终于在折磨新兵之外找到了新乐趣的军官们兴奋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连带着把许多和他们有过接触的印度人也吓得不轻。

在所有对抗项目之中,同德军装甲猎兵的对抗是孟加拉人最吃不消的。别说是他们,就连同样装备动力装甲的印军士兵也没有在规模大致相当的条件下战胜德军装甲猎兵的绝对把握。因此,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失败之后,【自由孟加拉军】的士兵严肃地向德国人提出了修改训练方案的要求。

“此时此刻,穿着这种装备的巴基斯坦士兵、警察还有特工就在你们的土地上到处杀人放火,而你们的同胞即便拉响手榴弹、冲进敌人当中也不能伤到他们分毫。”面对着孟加拉人的意见,麦克尼尔把冰冷的事实直接呈现给他们,“如果你们甚至没有办法在训练中取胜,我想你们也只好向真神和先知祈祷自己能获胜了,不然再没其他人能救得了你们。”

“但这仍然很不公平,我们在训练中没有用来对抗装甲猎兵的武器。”前来和麦克尼尔交涉的孟加拉人士兵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细心地对麦克尼尔解释,让一群带着不能伤及假想敌的武器的士兵们被人形坦克追得到处乱窜除了加剧士兵的恐慌情绪之外并无其他收获,“我们知道你们有不少能击穿动力装甲的武器……难道你们打算让自己的士兵在未来的战争中也和我们一样用普通步枪去对付敌人?”

麦克尼尔上下打量着肤色黝黑的孟加拉人士兵,对方的态度同那些稍显懒惰的孟加拉人有明显的差别,和那些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同胞也有不小的差距,“当然不会,到那时我们会公平地对待你们,但你们先要证明自己能熟练地使用那些武器。把你的名字报一下,改天我可以找你谈谈。”

送走了名为谢里夫·罗易(SherifRoy)的孟加拉人士兵后,麦克尼尔的脑海中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既能照顾孟加拉人情绪又能更好地模拟复杂环境的计划。他马上返回办公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约阿希姆·汗——既然孟加拉人坚持认为近乎赤手空拳地对付装甲猎兵很不公平,那就给他们在演练中获取其他武器的资格吧,但那些人必须要在设定好的场景下把取走武器也当做一项任务才行。

“当他们返回孟加拉境内之后,这些人就必须要学会突破巴基斯坦军队设下的各种障碍、顺利地获得补给。”麦克尼尔对着长官侃侃而谈,他有充足的信心说服在制定训练计划这一问题上十分重视他意见的少校,“我们可以和施密特中校沟通一下,以后在对抗中加一个让孟加拉人偷武器装备的环节。”

“他会喜欢的,埃里希。”约阿希姆·汗点了点头,立即提笔撰写新的训练计划。这些方案要经过指挥官的批准之后才能被落实,不过第9空降师还没出现过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对抗之类的恶性内耗,“我们要确保这些孟加拉人能把麻烦挡在外面。”

少校桌子上的收音机里播放着印度人的德语新闻,往常这些新闻节目会关注多种多样的内容,比如各地农村的新鲜事(麦克尼尔有时候会把听到的东西当笑话讲给别人),可惜这些乐趣自去年年底以来消失了大半。有几亿人的眼睛紧盯着孟加拉地区,他们生怕这里成为下一个火药桶;即便他们可以闭上眼睛,涌入印度的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孟加拉人却不是他们能够忽视的。

播音主持人挑选了几条和孟加拉人有关的新闻,有些是听众通过电话投递到广播电台的,另一些则是驻扎在前线的记者反馈回的消息。因成千上万孟加拉人难民的到来而承受了不小压力的西孟加拉邦最近可以放松一下了,因为有相当多的孟加拉人在意识到西孟加拉地区容不下他们之后选择继续向印度内陆地区探索。不过,大多数难民仍滞留在西孟加拉,这里有他们的另一部分同胞。

唾沫横飞的主持人大概不是孟加拉人,因为他把发生在西孟加拉的一系列治安事件全部归咎于刚来到此地的来访者。尽管如此,麦克尼尔并不觉得在印度生活的孟加拉人会仅因莫名其妙的血脉联系就对【同胞】更友好一些,他亲眼见到有些本地的孟加拉人村民激烈地要求将进入村庄内的孟加拉人难民全部驱逐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难民人数还在不断上升,未来可能会有数百万人进入印度。”约阿希姆·汗见麦克尼尔聚精会神地听着广播,随口提醒了他一句,“听说新德里方面已经是一片混乱,他们至今未能拿出一个缓解东北地区压力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