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其他几名飞行员建议虚张声势以吓退巴基斯坦飞行员们,“按照我的经验,他们一定会后撤的。”
带队的上尉采纳了博尚的意见并尝试着对巴基斯坦战机进行锁定,他惊讶地发现敌人很快就灰溜溜地撤离了。尽管他们取得了这次对峙的阶段性胜利,不打算和空气斗智斗勇的德军飞行员们旋即也调转方向准备返回基地。一路上,有飞行员不禁抱怨巴基斯坦飞行员们过于胆小、没能让他们见识到更加惊心动魄的较量。
这些惊险地飞翔在国境线附近的德军战机足以让许多人一夜无眠,但置身事外的人们的心情无法同亲历者相比。也有些仍滞留在东孟加拉的人们因其他理由而保持着亢奋,他们试图从眼前的危机之中寻找到更大的机遇,而且他们并不介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倘若能趁着这个机会把胆怯和无能的对手驱逐走,日后他们在南亚的生意也会发展得更顺利一些。
这便是彼得·伯顿和阿克图尔斯·蒙斯克不打算在短期内撤出巴基斯坦的主要原因。蒙斯克自不必说,他在巴基斯坦有许多产业,扔下这些产业于他而言意味着规模惊人的损失;伯顿也许该在投入更多的资金之前撤离,但CIA的命令和对战友的责任感促使他选择留在这里。
国境线上打得热火朝天,达卡等大城市也未能幸免于难,但巴基斯坦游骑兵们总算成功地避免了城市里的乱象打扰到尊敬的外国客人们。他们偶尔会派些军官向城市里的外国人宣布一切都在控制之下,至于那些外国人是否会相信他们的结论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算下来,还是亏本了。”伯顿愁眉苦脸地和米切尔抱怨他最近没少赔钱,这还是他想方设法通过其他渠道赚外快之后的结果,“要不是因为我有任务在身,我肯定带着你们早点逃离这种对于投资者而言简直和黑洞一样的地方。”
“黑洞?也许你不会相信,S的其中一种武器会制造出类似的东西……那群外星人入侵的时候我还活着呢。”穿着游骑兵制服的米切尔叹了一口气。
“不,我说的是字面意义,不是天文学的那个【黑洞】。”伯顿尴尬地意识到米切尔理解错了,“好消息是蒙斯克在借着这个机会拓展他对东孟加拉的影响力……只要德国人还有印度人不下定决心发动战争,这些投资日后就会有非常可观的收益。话说回来,你打算怎么办?孟加拉人有一亿多,你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
伯顿早把麦克尼尔的意见告诉了约书亚·米切尔,然而和麦克尼尔的相貌有着八成以上相似的米切尔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与麦克尼尔截然不同。按照米切尔的说法,孟加拉人的各种叛乱活动必须被坚决镇压,因为他发现孟加拉人有着种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如果这些家伙仅仅是联合德国人还有印度人也就罢了,偏偏有些证据表明孟加拉人同印度东北地区的叛军还有俄国人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基斯坦军队的做法有问题,这不假,但用麦克尼尔的方式解决问题一定会让自由世界失去在南亚的一个重要盟友。”米切尔仍然认为合众国承受的损失还是太大了,“目前合众国摇摆不定,巴基斯坦也一样。他们确实不会倒向德国,但如果他们对合众国彻底失望,也许他们就会同俄国人建立一种纯粹互相利用的同盟关系。”
“我承认你说得对,伙计。但是呢,既要解决孟加拉危机又要维持我们合众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几乎是做梦,除非你有能力把孟加拉人全部驱逐出境或消灭——前一种做法会给德国人还有印度人提供一亿多愤怒而绝望的廉价劳动力,后一种做法则很可能让合众国彻底失去对这个盟友的信心。”彼得·伯顿也想用更体面的手段解决问题,可他左思右想也没能找出更稳妥的方案,“还是别做梦了,米切尔。你又不能把那些窃取了权力的将军们全都赶下来,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对孟加拉人的屠杀。”
在结局几乎没什么悬念的情况下(指孟加拉危机很难以巴基斯坦人控制局面收场),减少这一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是麦克尼尔的核心思路。他的战友们大多赞同他的意见,尽管有些人可能在具体行动方面有些不同看法。
但彼得·伯顿的决定在身处东孟加拉的团队成员之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他严肃地对米切尔说,在找不到可行性更高的方案时最好先服从麦克尼尔的安排,哪怕麦克尼尔自己的计划也很不靠谱。
“不管怎么说,那是个多次创造过奇迹的男人,虽然我到死都没见过他一面。”伯顿不打算就麦克尼尔计划的出发点等问题做修正,他尝试着把战友的关注点转向目前的具体任务,“还是来说说装甲猎兵的动力装甲和强化作战服之间的区别吧,麦克尼尔目前相信德国人当年在研发和使用它的过程中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身在巴基斯坦游骑兵服役的米切尔却对此缺乏足够的了解,他坦承自己也不清楚巴基斯坦游骑兵部队等同样使用动力装甲的近似装甲猎兵的部队在装备升级换代之前是如何维持部队基本战斗力的,因为他的权限尚不允许他接触更高级别的机密。离奇的是,尝试着获取巴基斯坦游骑兵部队早期使用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