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4 争斗时(11)(2 / 4)

他战场争取更多时间的蒙斯克取得了最好的成效,以至于就连孟加拉游击队控制区最近也传出了一些听起来对泰伦矿业公司有利的传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米切尔不在乎那些传闻,他只知道伯顿和蒙斯克都准确地抓住了在战火中受苦受难的人们的心理。没有多少人生来喜欢整天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前线出生入死,大部分人参加战斗的理由可以归结为迫不得已。结束乡村地区的动荡,也许会有助于在乡村地区率先实现休战,让战争对平民的影响持续下降,如此一来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因为全家不幸遇害而满怀仇恨地加入到这场血战之中。

据伯顿说,蒙斯克起初对这个计划并不是很热心,但那个只要决定去做就决不反悔的男人很快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有着管理好这个项目的能力。以巴基斯坦军队和外国志愿者们提供的物资加上伯顿在巴基斯坦的一些文官朋友们的政令作为基础,泰伦矿业公司招募的临时工们和那些暂时还没有加入到这场战争中的村民们一同努力地重建乡村地区的正常生活状态,这少不了要和那些地下黑市商人打交道,但伯顿和蒙斯克都不在乎这些。在他们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逐步有了起色的乡村也引来了孟加拉游击队控制区农村居民的关注。

约书亚·米切尔所找到的业余工作正是同这桩见不得人却又至关重要的生意有关,他和他的手下需要假借押送重要物资的名义完成双方之间的秘密交易。战争还在继续着,不堪其苦的平民却从中艰难地寻找着新的生存方式,而米切尔绝对不会把这类行为一概地斥责为通敌——如果他处在类似的立场上,说不定他也会做些类似的小生意。

除非交易对象是和NOD兄弟会一样危险的群体。

他花了几天的时间来准备自己的方案,在此期间他不得不应对孟加拉人的新一轮进攻。几个月的时间里,约书亚·米切尔眼睁睁地看着孟加拉人从一群只能使用偷盗来的步枪的散兵游勇进化成了拥有坦克、飞机、大炮和德军及印军顾问的【军队】,所幸这支不成体统的军队仍然不够熟练。

“敌人的火力不足以压制我们,等他们发起进攻的时候,我们要在友军的火力掩护下向他们的战线上最薄弱的位置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仅仅几分钟,米切尔就判断出了孟加拉人的缺点。他告诫自己的属下先按兵不动,而后向他们布置了新的作战任务,“遭遇装甲猎兵的时候,按照预备方案来办。”

从正面战场上发起进攻的孟加拉士兵的成分依旧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乡野间走出的游击队员,另一些则是在德国人和印度人的军营里接受了六个星期左右的速成培训的新兵们。这些士兵们凭着对敌人的一腔怒火,笨拙地按照上级的指导发起进攻,有时甚至完全不顾周边实际情况而只想着上前把这些与他们不共戴天的仇敌杀个片甲不留。

每当见到不要命似的冲上来的孟加拉士兵时,米切尔都会及时地告诫自己的手下不要和对方硬碰硬。在武器装备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和一群连性命都不在乎的士兵拼杀,纯属是自讨苦吃。

约书亚·米切尔手下的几十名士兵按照他的命令看守着防线的紧要处,这道防线是由部分被巴基斯坦军队征用的建筑物和被双方的炮火炸塌后倒下的大片废墟连接成的,而且恰好阻挡住了孟加拉人向东侧的城镇进攻的道路。无法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把德国人支援的那些宝贵装备凭空运过去的孟加拉人除了强攻之外别无他法,除非他们能够通过游击战消耗守军的实力,这也是米切尔的上级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必须结束乡村战事的原因之一。

战战兢兢的巴基斯坦士兵们坚守着防线,他们谨慎地观察着敌人的行动,只怕贸然开火会提前把弹药消耗干净。与此同时,他们的对手也抱着同样的心态穿行在枪林弹雨之中。本应在孟加拉士兵们迅速逼近的时候及时压制对方的机枪手焦虑地在两个方向之间迟疑不定,他已经不是头一次在战斗进行的过程中面临着弹药不足的窘境了。

旗鼓相当的对手之间的对抗持续了二十多分钟才转入更加激烈的阶段,那时一伙孟加拉士兵在试图绕过防线的过程中遭到了从防线内涌出的巴基斯坦士兵们的迎面反击,由此拉开了血战的帷幕。受到了号召的孟加拉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全面进攻,有些士兵依照着德国人的教导严格地在不同废墟构成的掩体之间辗转、甚至连每前进一段路要向着敌人所在的位置打出几发子弹都要严丝合缝地参照教官的指示来做,而更多的孟加拉士兵则完全顾不上这些,他们眼中只有那些只要活着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痛苦和折磨的敌人。

这场景于米切尔而言,熟悉得令他有些反胃。在敌人缺乏更多武器的时候,他们只需要躲在防线后面向着胆敢前来送死的敌人开火就行了,上一次他碰到像眼前这些孟加拉人一样不自量力的对手还是剿灭NOD兄弟会的时候。虽说NOD兄弟会不乏使用比GDI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的精英部队,许多地区的NOD兄弟会武装组织顶多算得上自发组成的散兵游勇,那些连爆炸武器都很难搞到的家伙在GDI的高墙面前也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