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伊奥利亚·舒亨伯格无疑和雷算是同一种人,他从老格兰杰的无心之语中找到了一个奇怪的突破口。一直以来,哈罗必须不断地接受外部数据信息的刺激才能实现功能的更新,这要归功于在核战争期间的太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然隐居在岛上的舒亨伯格也难以保持和外界的联系)。现状对老格兰杰来说近乎完美,对舒亨伯格而言则离他的标准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其中的重要隐患是充斥在国际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实在是太多了。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虚假信息被无意中或人为制造出来,一百多年前的人类尚且需要亲力亲为地制造假信息,而在21世纪初,就连这一步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而被省去了:电脑能够代替人类完成其中的大部分步骤。导致虚假信息泛滥的则是核战争带来的无秩序状态,从那之后没有人再有精力去筛选消息。连存活都成为奢望的时代里,更多的人选择了听天由命。
“必须让哈罗拥有真正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只会总结和模仿。”舒亨伯格的念头一旦冒出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有着极强的行动力和使命感,一旦认准了什么就必须做下去,“格兰杰,用一个机器无法完成的事,我们可以用成千上万个机器来完成。就像你所说的一样,完全能够代替人体细胞功能的机器,如果真的能够在每一个方面都有相同的作用,那么最后的产物就应该被认可为【人】。”
“我理解了。”老格兰杰没有反对,他需要舒亨伯格等人取得更多的进展来帮助他自己达成目的,“但这会不会是一个重复造轮子的过程?工程用纳米机器人检修的概念也正在逐渐走向实用化……”
“那充其量是加了不同品牌的润滑油而已。”舒亨伯格在评论他认为哗众取宠的技术方案时从来不会吝惜批评,“来,在你离开之前,我们先把基础工作完成。”
电子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可能是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堆积足够多的纳米机器人也许确实能够塑造出功能和人类大脑完全相同的设备。老格兰杰可以在伦理道德问题上有所保留,他还不至于被一时意气之争冲昏头脑而在这时反对舒亨伯格。两人立即投入到了工作中,首先将大哈罗拆开并对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规划,而后用雷为他们提供的纳米机器人开始了新一轮测试工作。
重新设计这些医疗用纳米机器人的功能是老格兰杰遇到的首要难题。无论是生前的他,还是他现在所使用的【马尔科姆·格兰杰】的身份,都不以纳米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工作见长。那是雷的优势,也是雷把他带到了一条和原先的预想完全不同的道路上。
但他并不厌恶这种变化。如果纳米机器人能够在他生前得到广泛应用,不管是那时已经在大撤退行动中分崩离析的世界各国,还是在大撤退结束后真正接管了全世界的GDI,都可以在日后的天灾人祸中避免承受更多的损失。技术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但没有技术的进步,人类也无法触及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凭着旺盛的好奇心和些许愧疚感,老格兰杰以惊人的速度填补着他的空白。得益于他和雷共同投身于纳米机器人医疗项目来的研究工作打下的基础,他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舒亨伯格对信息交换的需求。
在这一步,他又一次遇到了障碍,因为他所找到的解决方案不仅对于他本人而言难度过大,甚至对于这个已经处在21世纪末的平行世界而言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量子通信。
这是综合考虑哈罗的自我思考能力、截取国际互联网信息的能力、自身保密性之后的其中一条技术路径,遗憾的是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机构能够真正将量子通信投入应用,不然它早就在核战争之中大放异彩了。老格兰杰和舒亨伯格的标准远超过实验室里的小打小闹,而他们又并不算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
更尴尬的是,老格兰杰在检索舒亨伯格的研究内容时发现舒亨伯格在十年前左右曾经密集地进行了和量子通信有关的研究工作,不知何故未能持续下去。有些脱发的中年学者则理直气壮地解释道,自己不久之后就转向全球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工作了。
“我们的人当中也没有特别擅长这个的。”
“那就只能从外界找其他人了……这会让我们变得很被动。”老格兰杰眉头一皱,发现他们的小团体想要兼顾各方面几乎是不可能的。用虚假宣传引诱上流社会里的亿万富翁入局自然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但在那些需要超级大国级别的国家力量介入才能有所突破的研究领域,即便舒亨伯格和其他所有人一并去游说也不见得会有效果。“那些庞然大物仅仅只是不配合和漠视就能有效地阻碍我们的行动,等他们以为我们具备威胁之后,情况会更复杂。”
“举办一个学术研讨会吧。”舒亨伯格若有所思,“不必担心,我也会出席。从愿意来参加会议的人当中挑选个人能力和思维都合适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会议地点选在澳大利亚的悉尼,这里远离时刻可能爆发冲突的危险区域,而且也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