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改变(4 / 4)

明在先,这些机会不给留学生。

留学生们个个像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室,只恨自己不是大郢人。

气馁之余,他们不约而同地把飞来医馆写进书信里,递回自己的家乡,甚至于直接寄给君主。

卢祭酒平日里不紧不慢,却在学习方面异常迅速,尤其事关学生,拽着魏璋不放,用最快的速度把课程安排等细节逐一敲定。

事实上,没人知道魏璋春闱大睡三日的主意是恩师卢祭酒同意的,所以,他没半点走神,竭尽所能地作各种设想与推测,保证五日后普通话课程可以顺利开设。

好不容易全部商量妥当,魏璋把手机留给卢祭酒,自己捧着笔记本离开,还没走出国子监,就听到卢祭酒要求六院师生集合,看着渐渐浓重的夜色,暗暗向师生们说了声自求多福。

因为卢祭酒平日很宽厚,但在治学上严苛起来不是人。

等魏璋回到东宫时,就只剩躺平摆烂的力气。

与此同时,魏璋索要的三名译语人助教已经收拾包袱下山,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

因为皇后太子临走时送了飞来医馆许多礼物,郑院长和金老觉得必须“礼尚往来”。

所以,三名译语人也得到了不少礼物,重点就是零食和非常方便的生活用品;同时被要求,一个月内要把分类垃圾送回医馆的分类垃圾房。

三名译语人一听还能回山上,顿时又觉得不那么愁苦了。

夜色很深了,郑院长将金老送回老年病房,两人在窗边望着连夜下山的译语人,一时间思绪万千。

郑院长感慨:“我们这样做,会给大郢带来多少改变?”

金老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如果大郢是一盘弹珠,飞来医馆就是一颗奇球,撞进弹珠堆里,能撞多少是多少。”

“也许我们救治的病患里,就有人能改善在大郢百姓的生活,哪怕是一点好处,对我们来说都是值得的。”

“治病是这样,网课也是这样,做我们能做的,接下来就交给时间。”

郑院长笑了:“我想到了清末最早公派出国的小留学生们,以及相当长时间里的公派留学生们……他们回国以后,带来了多少变化。”

忽然就有些不敢想了。

金老拿出自己记下的手札:“你看,飞来峰顶夏宫不建了,帝陵停下了,太子的身体好了,润和帝也能活得更久……”

但就目前来看,大郢至少没有那样危机四伏了。

郑院长还是笑,想了也白搭。

金老也笑,也许,每一项改变都像一粒细砂,积少成多以后,会成为什么,谁也不知道。

郑院长乐呵呵:“医院也好,医馆也好,我们只管治病救人,让医院里的大家过得更舒适,其他的……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