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隶书与斋宫(1 / 3)

〈126〉

稚唯从李家回宫时,发现太医官署来了位特殊的病患。

其人身形瘦削,头发散乱,让人看不清面容,能看得出他坐在长板凳上想尽力维持得体的仪态,但仍然难掩虚弱和憔悴。

这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中年人下巴光溜溜的,没有胡子,明显是受了“耐”刑,身上穿的还是典型的刑徒制服——红色赭衣。

这样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少府太医官署里?

就算是刚被释放的官吏,也该是由奉常属官下的太医去诊治才对。

不等稚唯出声询问,辛夷已经主动去旁边和侍医们打听了一圈。

程邈?秦始皇豁免的?

稚唯恍然。

历史记载,程邈于狱中作隶书,因为比小篆还要便于书写,后来便广泛用于非官方文件。

这是个人才啊。

想到这儿,稚唯多在正厅外驻足停留了一会儿,听里面太医言程邈虽身体虚弱,但并无其他外伤,只需回去好好修养即可,便离开回房。

此时稚唯并没有注意到身后侍女的神情变化。

当弄清楚程邈经历的辛夷提着一陶壶温水回房时,稚唯正在写医诊记录。

她静等稚唯写完,这才倒了杯水,轻声问:“女官如何看待程吏?”

稚唯接过杯盏,随口道:“陛下要统一文字,李廷尉虽然改进出了小篆,但对黔首们来说,学习门槛还是太高了,就算官府发布告令,他们该看不懂还是看不懂。

若隶书更简便,想必黔首能记住更多文字,慢慢的,就能通读告令。如此,小吏们也会省事许多。程吏自是有功于社稷。”

这样就能减少一些政令传达过程中人为或无意造成的谬误吧。

稚唯低头抿了口清水,目光顺势落在自己今日医诊记录的日期上时,她忽然顿住。

等等、她想起来了。

程邈创出隶书……

不是应该在“书同文”十年后吗?!

为什么现在就——

“咳咳咳咳!”

这个发现太过震惊,稚唯不小心呛了口水,一时咳得停不下来。

辛夷连忙上前拍抚,以为自己的试探被发现了,小心问:“女官没事吧?难道……您已经知道了?”

稚唯:“???”

她知道什么?

但辛夷的反应明显是有什么事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了,还是跟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稚唯皱眉,拿着手帕掩住嘴,沉声道:“细说。”

“此事还要从陛下欲要一统文字说起。”辛夷瞄了眼桌案上合起的医诊记录本,认真道,“李廷尉是改进了小篆不假,但辛夷曾观女官所写文字更为简单……”

稚唯注意到辛夷的视线,倒是没慌乱,只满头雾水,反问道:“等一下,你何时见过我写那字?”

她并没有在写医诊记录时

用简体字啊?

辛夷如实回道:“上次给工坊那边分发驱虫丸时,女官忘记带记录本,便随手拿了块木板书写……”

好像是有这回事?

稚唯边回忆边问:“然后呢?”

辛夷将她打听到的消息复述道:“那块木板您当时并没有带走,不知怎的,随工匠流转到了云阳狱中。”

“云阳狱……”稚唯怔愣道,“程吏在那儿?”

稚唯是含蓄说法,辛夷可没给程邈面子,直言道:“程吏触怒陛下,被陛下下令关在云阳狱中。女官那木板落在他手中,却是点悟了他,让他借机改良文字,创出隶书。”

侍女是在为女官抱不平,觉得这份功劳本该是稚唯的。

稚唯却听得眼皮直跳,解释道:“你也说了,木板上的字是我匆忙间为快速记录而写下的东西,缺胳膊少腿的,怎能和小篆那般当成国之范本,程吏创出隶书那是他自有才华。”

侍女觉得女官太过自谦,反驳道:“可辛夷觉得,女官那字写起来比隶书还要更快更简单。”

稚唯心道,因为那是简体字啊。

她其实打心眼里并不想利用简体字在“书同文”进程中发光发亮。

文以载道,字以传情。

简体字有它的价值,繁体字有它的韵味,并没有谁比谁要高贵。

字的演变是复杂的,几千年来,它不只是“字”,还是历史,是故事,是传承,是情感。

从文化角度上讲,稚唯这个后世之人不确定过快拿出简体字,会不会令这种演变中断甚至湮灭,纠结之下,因而决定“不动”。

但没想到只是她疏忽中下意识的一次行为,却让眼明心亮的侍女记了下来——也难为辛夷能认出她那一手匆忙写就的草书是字而不是鬼画符。

更没想到,这中间还能出现这种阴差阳错。

稚唯想了想,觉得此事尚且可控。

她写在木板上的那段记录没有一百字,还是草书,最多是提供灵感让程邈的隶书变得再简单点,不会直接变成简体字。

文字传承不会断崖,至少以如今的社会现状,短时间内不会。

小篆与如今的隶书,就像官方雅言与民间俚语一般,只会变成区分身份高低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