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要让教派恢复元气(2 / 3)

武林刀兵乱 三岳山 2181 字 2023-05-29

以后你们就很熟悉了?”段薇红着脸蛋,应了一声。  段薇之所以脸红,因为她现在的心里是酸涩的。显然,如果她是喜欢百里的,希望百里娶她的,但现在这个梦想基本上宣告破灭了。  但是段薇是很文静的性格,这个性格跟东方山雪差不多,但她的出身显然没有东方山雪好,这又会让她产生一些自卑。  如此综合结果,就表示她有事情时,不会轻易说出来,也不容易表现出来。  子真随口道:“看来你跟百里哥还真是有点缘分的。”  子真和百里在一块时,是叫他“烟哥哥”的,那是发自内心的亲密与爱,这时跟一个不怎么熟的同性女子,所以称呼庄重一点。  听到缘分这一句,段薇心里对百里的倾慕之情又激发了出来,也是她对子真怎么结识并嫁给的百里充满好奇。  段薇于是又红着脸蛋,问子真:“姐姐你是怎么跟百里大哥认识的?”  这一回轮到子真有点得意了,她随口道:“这个说来话长了,不如等一下我跟你一块睡,我讲给你听!”段薇欢喜,应了一声。看样子,这两个“情敌”要成为闺蜜了。  子真忽然想到一点,道:“百里哥他平时睡哪里?”段薇道:“他们三个住鲲鹏大院里。”  子真道:“哪三个?”段薇道:“大师兄张曳白、二师兄邓通和他。”  子真道:“鲲鹏是什么意思?”段薇道:“这是出自庄子的‘逍遥篇’里的一种大鸟,取意志向广大和高远的意思。”  随口道,“姐姐没有读过庄子的书吗?”子真微微有点不快,道:“没有,我不太喜欢念书。”  原来子真虽然有端庄优雅的大美女形象,可她心里不喜欢读书,属于不太安静的那种类型。  走几步,子真又问:“张曳白和邓通不是已经成家了吗?”  段薇道:“鲲鹏院是一个大院,里面又有三个小院。虽然有门可以走通,但有墙体隔开的。”子真明白。  子真又道:“师父他老人家生前住哪里?”段薇道:“住北辰殿。是一个小型房殿,大约五六丈见方。”  说时往右侧一指,道,“呐,就是那里!正好在天香院和鲲鹏院之间。”  子真举头一看,见一二十丈外,一个小楼院亮着灯火,微微高出两侧房院,便知道那是李清辉生前的住处了。  灯火映照之间,隐隐能看见楼院挺精美,只是李清辉如今已死,而且是被人刺杀的,想必一般的门人子弟是不敢进去住的了。  子真想到这一点,道:“那里面现在有人吗?”段薇道:“有四五个师父生前的仆从,无论师父在不在,他们都是要在那里打理照应的。”  子真应了一声,心想这还差不多,不至于不敢走进去。  不片刻,俩人到“天香”大院正门跟前来。那里早亮了灯火,而且像活人一样,也是披麻戴孝的样子,这是百里和房院主们商量的结果,逍遥派举行大丧,所有人为李清辉祭奠,整个逍遥山庄里面的大小房院也都得披白布挂白幡。  同时,各房各院里的人,说事情,哭丧脸可以,但说笑话是不行的。  实在想说的,得千万小心,别被抓到或者举报,否则会被处罚的,还要背负不忠不孝的坏名声。  不片刻,子真和段薇走进,里面许多地方挂着灯火,果然可见大大小小的许多院落和房屋。此时,除了一些人低声谈论,多数开始歇息了,毕竟都三更。  一阵后,子真和段薇擦洗完毕,也准备歇息。  李清辉是淮河南北的武学宗师,也是武林领袖。关于他的讣告,第二天开始在长江两岸,甚至中原地区传开。所以第三天开始,便陆续有远近的武林同道和其他李清辉生前的友人前来吊唁。  百里和林茂、朱日华、赵晚晴等师兄弟妹一面处理邓通夫妇和董、杨等人谋叛所导致的一些后遗症,一面迎接招待各界友好人士的前来。此外还有教派的日常事务,总之挺忙的。  这同时,百里他们并没有忘记逃亡了的董、杨二人。起初,有人主张派人追寻,但百里觉得人海茫茫,追拿两个亡命之徒实在不是办法。大家商议一下,还是决定把董、杨俩人的家室看管好就是了。  百里又让大家公正对待其他此前跟随邓通夫妇的门人,不要恶意针对他们,以便教派的人能够尽快团结起来,恢复元气,才能有抵御外敌的基本能力。  跟着吊丧当中,来了一个特殊人物,就是谢子真的哥哥江天鼎的使者,而且这个使者还是子真的嫂子,也就是拜鼎教的教主夫人李寒云。  百里的师兄弟妹们多数不认识李寒云,只见她穿着端庄雅贵,神态举止非同常人,对其很是惊奇。  等百里说她是许昌拜鼎教教主夫人后,有的人想到李清辉的死跟拜鼎教有关,立刻来了不快,百里及时制止,他感觉拜鼎教这次前来可能没有恶意。  众人冷静后,发现李寒云不仅没有对众人的不友好言辞反击,而且始终保持冷静与肃穆,确实有对李清辉之死的哀悼之意,又想到李清辉的死跟拜鼎教关系不是很大,就不闹了。  百里烟此时考虑到多重关系,比如逍遥以后跟拜鼎教的关系,百里和子真的夫妻关系,子真和哥哥嫂子的关系,所以对李寒云的到来选择迎接。  实际上,江天鼎让教主夫人亲自前来吊唁,其实也表明了他对逍遥派的重视,想跟逍遥派结交。  而李寒云到来后,也向百里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对李清辉的逝世表示哀悼,二是对百里就任掌门人职位表示祝贺与支持。  吊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