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拒绝了对方给的酬金。
失主一再道谢,拿着钱包高高兴兴地走了,豆豆却被大哥打了一顿,并且,他再也没有大哥了……
不过,想到有人跟他说“谢谢”,他还是很高兴的。
李珍瑶到家的时候,已经将故事大致看了一遍,等到了家里,她又仔细地看了一遍。
她非常心疼故事里的豆豆,可惜什么都做不了。
李珍瑶忍不住叹气,然后看了看报纸上的其他内容。
她几乎立刻就被中缝里的一条广告给吸引了——楼玉宇的新书《求医》和《英文短文》,将于3月1正式发售。
《求医》她等出版已经等了很久,早就准备好要买了,这《英文短文》又是什么?
当然了,不管这《英文短文》是什么,只要是楼玉宇写的,她都会去买来看!
只是她的英文不好,怕是看不懂……
这么一想,李珍瑶顿时有点懊恼,楼玉宇是留学回来的,英文肯定很好,她也该好好学一学英文的。
但她就是学不会英文,也学不进英文。
同样看到广告的,还有其他人。
《求医》这本书,很多人都想买一本回家收藏,至于《英文短文》……他们不知道这《英文短文》写的是什么,却也是想要看看的。
一时间,无数人期待起楼玉宇的新书来。
甚至不止上海的人期待,就连北京天津的人,也同样期待。
大众报只在上海发行,《求医》这书,北京这边的人,大多是没有看过的,少数几个去过上海,或者有上海那边的亲朋好友寄来报纸的,才看了一些。
但他们大多看过或者知道楼玉宇的《留学》。
他们之中不少人,甚至想买《留学》但还没有买到。
现在,他们还没有买到《留学》,楼玉宇的新书竟然就上市了,还一次两本……这楼玉宇当真高产!
希望他的新书,跟《留学》一样好看!
北京的读者也期待起来,毕竟报纸上说了,3月1日这天,北京这边会同步开售。
穆永学也是期待的人之一。
他很喜欢《留学》。后来有同事从上海出差回来,带回了一些大众报,他看过上面的《求医》之后,便又喜欢上了《求医》。
《求医》和《留学》一样,是用他们正在提倡的白话文写的,立意深远文笔也好,他觉得自己多买几本,用来收藏送人也是可以的。
至于《英文短文》……他当初是在日本留学的,英文很差,最近正在学,他的儿子也在学……买一本回来看看也好。
穆永学惦记着要买《英文短文》和《求医》的时候,穆昌玉已经拿到这两本书了。
成品出来之后,商业印书馆非常大方地送了穆琼各二十本,这些书是直接运到他们家的,穆昌玉自然头一个看到。
崇新学校是有英文课的,但一星期只上两节课,就教几个单词,因此《英文短文》穆昌玉是看不懂的,但《求医》不一样。
这个故事在没有刊登之前,她就听自己的哥哥读过,刊登之后她更是看过,现在拿到书,她又看了起来。
这上面很多字她不认识,但这并不影响她,穆昌玉看得都有点入迷了,明明已经很晚,但还是舍不得把书放下。
“昌玉,你该睡了,明天再看吧。”最后还是朱婉婉没收了穆昌玉手上的书:“你哥说了,不能在烛光下看太久。”
看了这么久,穆昌玉的眼睛确实不太舒服,她吐了吐舌头,去打水洗脸了。
等到第二天,她收拾书包的时候,就把用报纸包了书皮的《求医》放进了自己的书包。
这天照旧是穆琼把穆昌玉送到学校的。
穆琼自己也要去工作,将穆昌玉送到学校的时间也就很早,穆昌玉进自己班级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一个都没来。
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出《求医》继续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她的眼眶红了。
“昌玉,你怎么了?”一个声音响起,穆昌玉抬起头,才发现自己的同桌来了。
这时大户人家的男孩儿,四五岁就会启蒙,但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同,怎么着也要等孩子七八岁甚至更大一点,才会送孩子去读书。
毕竟孩子太小,学不进东西不说,放在学校里也不放心。
至于女孩子,读书就更晚了,十来岁去读一年级的比比皆是,而她们一般也没机会读太多,读完三年初小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家长便觉得够了。
所以,穆昌玉虽然已经十四岁,放现代都能读初中了,但这会儿坐在三年级的教室里,并不比她的同学大多少。
“我没事,就是这个故事里的人太可怜了。”穆昌玉道。这个故事,她看的时候总是想起当初哥哥生病时的事情。
那时,她哥哥差点就病死了!
幸好哥哥没有死,要不然现在……她都不敢去想自己现在过的会是怎么样的日子。
“什么故事啊?”穆昌玉的同桌凑到穆昌玉身边,朝着穆昌玉的书看去,然后惊奇道:“这么多字,密密麻麻的,你看得懂?”
“我很多字不认识,但能看懂。”穆昌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