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春给穆琼送女人送房子, 也是为了能交好穆琼, 现在穆琼不要, 他自然不会强求, 还夸奖了穆琼一番, 又道:“我那干女儿没福气陪着穆先生, 但那房子是还是不错的,改日我就将房契给穆先生送去。”
穆琼推辞:“江先生,我只是给你提了个醒而已,无功不受禄。”
江新春笑道:“你虽然只是提了个醒,却救了我的命,我肯定是要感谢你的。”
江新春很坚持, 穆琼推辞不过,想了想到底还是收了。
江新春是真心送的, 他坚持不收,说不定反而让江新春不高兴。而跟这样一个人搭上关系, 对现在的他来说,也是有益无害的。
此时政府方面的高官, 一个个都对江新春笑脸相迎的。
江新春一开始说的, 是改日把房契送给穆琼, 可事实上, 穆琼刚应下, 他拍了拍手, 就让人把房契拿来给穆琼了,明显是早就准备好的。
穆琼收下了, 然后就发现这房子的位置极为不错,还是西式的小洋房,虽说不大,但至少值几万银元。
他之前还想着要攒钱和傅蕴安一起买房子,没想到一转眼,房子就到了手上了。
穆琼也没矫情:“江先生,多谢。”
“穆先生和时下的那些文人,真是大不一样。”江新春道。他认识很多文人,穆琼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但有些地方,反倒更通透。
不说别的,就说他送东西……有些人一边收他的东西,一边摆出一副看不上的清高样儿,就挺讨人厌的。
两人谈完,江新春打了个哈欠,他身边的人,立刻就递上放着鸦片的烟枪。
他鸦片瘾犯了。
穆琼适时地告退了。
从江新春这里离开,穆琼直接去了傅蕴安那里,打算把房契给傅蕴安拿着,两人再一起去看看那房子。
穆琼去的时候满怀期待,结果,傅蕴安竟然不在医院里。
“穆先生,上海附近发生了瘟疫,傅医生去那边了。”孙大林在医院这边待着,看到穆琼就道。
“他怎么发生瘟疫的地方了?”穆琼心里一跳,有些着急。瘟疫这样的东西有多可怕,他是很清楚的,发生瘟疫之后,傅蕴安竟然过去了?
“穆先生放心,这次的瘟疫是猩红热,染病的大多是孩子,傅先生不会有事的。”孙大林道。
穆琼之前写《求医》的时候,特地问过傅蕴安一些医学方面的事情,后来写《传染》前,更是装作不经意的,问了一些瘟疫方面的事情。
虽然那些瘟疫方面的知识,他基本没写在《传染》里,但对瘟疫,他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这时候瘟疫的种类很多。
在此时,所有的传染病,统一被叫做瘟疫,其中就有痢疾、伤寒、白喉、猩红热等。
而这些,基本都是细菌引起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人们在生活饮食方面做不到干净卫生的缘故,特别容易爆发细菌性的传染病,又因为此时的普通百姓大多生活艰苦营养不良,这些传染病还很容易致人死亡。
而这些病里,白喉和猩红热,都是可以用青霉素治疗的。
虽说西林的存在,现在还被霍英死死地捂着没让人知道,但穆琼知道这种药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了,这会儿听说遇到的瘟疫其实是猩红热,他心里一松。
不过,他到底还是有点担心。
患猩红热的大多是孩子,但成年人也可能会传染上,傅蕴安要是不慎染病就糟了……“发生瘟疫的地方是哪里?”
孙大林是知道穆琼和自家三少的关系的:“穆先生,傅医生交代了,让你不要过去,你毕竟不是学医的……”
“我不去接触病人,就在附近看看。”穆琼道。
孙大林想了想,便跟穆琼说了地址,又道:“穆先生要过去的话,我送你吧。”
穆琼点了点头,又跟孙大林要口罩。
这时候的医生,一般是不用口罩的。
一直到了1897年,也就是二十年前,才有人提出可以用纱巾捂住口鼻来抵御细菌,而当时,大家是直接往脸上捂一块纱巾的。
到如此,口罩在国外已经有人使用了,但用的人并不多,在国内,之前压根就是没有人用的。
但最近,上海这边这边流行用口罩,霍二少甚至开了一家工厂,专门生产口罩。
而这跟穆琼写的《传染》有关。
这本里,几乎人人戴口罩,医生更是口罩手套一起上。
在这本风靡上海的同时,口罩这东西,也风靡了上海。
傅蕴安医院里的医生不见得都戴口罩给人看病,但至少每个人身边,都是带了口罩的。
穆琼要口罩,孙大林很快就去拿了两个,然后给了穆琼一个。
他们叫了两辆黄包车,来到目的地之后,就下了车,戴上口罩往前走去。
猩红热这种病,基本都是通过飞沫传染的,戴上口罩能好很多。
爆发瘟疫的地方,是上海周边的一个可以称之为棚户区的地方,这里住的,绝大多数都是浙江人。
浙江多山,一直以来都地少人多,很多人就会离开自己住地出来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