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好不容易在厂里找的下脚料,找人烧的。”
“二哥,你这样叫人……”董五爹有些生气,“这样行不行,我有个会烧焊的把兄弟,到时候你就找了铁料,我帮你再烧一个小车,行不?”
这时候一直坐着的董大爹开口,“就分一个吧,毕竟前些日子因为志闻的事儿,志兆也没能当成会计。”
董大爹的一句话让董卓无话可说,当时小儿子去了闫麻子家玉米地,后来闹去村委,人家就借着这件事,说董志兆不能当会计。
“二哥你看,老屋的院墙坏了,要用小车出去推石头,你不给,他自己往家抗?”董五爹越说越气,“我家小欣定亲,我还要给她陪嫁一台缝纫机呢?”
“行了,说些没用的。”董大爹一摆手,“就这么定吧,给志兆一个小车。剩下的盘碗之类的小物什,你们自己定就行了,等合计好了,就找天把分家单写好。我还要赶回村里。”
所谓的分家先这么基本定下了。江珮看着坐在西间炕头的董志兆,一语不发,不知道在想什么。她看出董卓是偏心董志闻的,虽然平日里骂的不少,可是关键时候心里最在意的还是小儿子。
忽的,董志兆看来江珮这边,“饿了吧?咱们先吃饭。”
江珮一怔,她本来以为董志兆一定会为分家的事感到沮丧,毕竟董卓做的实在有些过,即便是父亲。没想到,他现在居然想吃饭?而且看脸色也没有觉得受了什么委屈。
见江珮愣愣的看着自己,董志兆不知道为什么,想伸手去捏她的脸,他笑笑,“别发愣啊,你不饿吗?”
饿,都快下午三点了,江珮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我去端上,你洗洗手吧。”
这个冤家说话脆脆的甜甜的,以后带着她一起生活说不定挺有趣的。董志兆看着走出去的粉色身影,心里又泛起另一种淡淡的愁绪,可是人家是要离开的,到最后还不是自己一个人?
对于董卓做出的分家举动,家里的人不敢有别的意见。以至于晚饭的时候,饭桌比平日还要安静。
“你说姜政方家怎么办?”董母开口,“三代了,都是只有一个男丁,这下他媳妇儿又生了个闺女,恐怕他老娘心里堵得厉害。”
没有人回应董母,她兀自说着,“怕是不敢再生了吧?现在有计划生育。”
其实董母嘴上是可惜,但是心里没什么感觉,不是发生在自家身上的事,多半就是看看说说,甚至是笑话。
白日里分了家,大约是觉得有点亏了大儿子,董母晚上去姜家时,叫了江珮跟着一道。
姜家在村子最东头,董母拿了白天买回来的布料和肉,又让江珮提了些鸡蛋,去了姜家。
姜政方家的新房子盖在村前头,还没有刷墙,所以现在一家人还是住在老屋里,就是和董家老屋一样的那种。
进了姜家,姜政方迎了出来,“婶子来了?”回头对着屋里喊了一声。
屋子也就东西两间,姜母在东间,西间姜政方的媳妇儿正在坐月子。
东间炕上有个三岁的小女孩,短短的头发圆圆的脸,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葡萄似得。安安静静的坐在炕里头,身后倚着被子。
姜母见来了人,先是客套了一番,说来就来,拿什么东西?
“这不是家里添了孩子,高兴吗?”董母在外面向来会说话,一点面子都不掉,“我听西间没有动静,这是睡了吧?”
“哎!又是一个丫头。”姜母小声叹了口气,“你说我们姜家可怎么办?政方他爹走的早,我这就想给姜家留个后。”
“都一样,人家不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吗?”董母劝道,“你看看,这长大了的,还不都是闺女孝顺?”
“人家孝顺也是孝顺她娘。”姜母心里不顺,话就有些多,“不行,还是要让她生个。”
“那怎么行?政策都有了,不让超生。”董母道。
“你家有两个儿子当然不在乎,可我不行。”姜母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转眼看着坐在板凳上的江珮,“媳妇儿,有了吗?”
江珮有些窘迫,这里的人问话都是这么直接。她轻轻摇了摇头,她还是姑娘,怎么可能会有?
所幸姜母也只是问问,回过头去继续和董母说着话,讲了几日后吃面条,一定要过来。姜政方冲了茶水,端到炕上。
这时候,西间传来婴孩的哭声。姜母皱眉,有些不悦,“奶水不好,孩子吃不饱,整日里哭。”
“那得多喝点汤水什么的,让政方去水库里弄点鲫鱼回来,管用。”董母出着主意。
“大娘,我过去嫂子那里看看。”江珮站起来道。
“看看你家的媳妇儿多有眼色。”姜母夸了一句,“去吧。”
江珮走到西间门前,刚要推门,身边多了一个小人儿,正是刚才的小女孩,姜政方的大闺女。她推开门走进去。
“洁,你吃饭了?”炕上姜政方的媳妇儿,秀美问道。
姜洁爬到炕上,依偎到母亲身边,然后点了点头。
秀美连忙躲了躲,“别给娘挤了奶。”然后摸了摸女儿的头,有些可怜她,有了二女儿,大女儿就顾不太上了。
“嫂子。”江珮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