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顾府回去后,程灵写了封信给宇文黎,告知他宇文宏在和半边谈盐的事,但是进展不顺利。以及他们要在半路劫走运到京城的糖的事。 一晃到了月底,文墨居的吴掌柜来送分成,“姑娘,最近有灵感了吗?” 吴掌柜三不五时就来程灵这催稿,程灵都借口没有灵感推了。但昨天晚上程灵细细算了一下,她光《倚天屠龙记》这一本书,这半年就赚了几千两,而且也能拉动印刷坊的生意,她决定还是继续抄书卖,但换个形式。 “我想了一个新主意,吴掌柜您听听看。” 吴掌柜欣喜不已,“姑娘尽管说。” “我想每月出一期《万民故事会》,每期刊登3个故事,前几期,三个故事都由我来写,但每一期我都会刊登有偿投稿启示,到时候应该会有很多人投稿,审稿的事情就要麻烦你们文墨居了。《万民故事汇》同样只在文墨居售卖,利润我们六四分成,纸和印刷成本不小,希望掌柜的理解。” “理解理解,就按姑娘说的办。” 程灵:“每篇故事篇幅不要太长,毕竟不是一本书。如果故事实在精彩,可以选择连载,就是每一期刊登一两个章节,这样也能吸引读者持续购买下一期。” 吴掌柜:“诶,好好。” 吴掌柜已经不再遗憾程灵是个女子了,通过这半年程灵的所作所为,吴掌柜明白了,程灵即使是个女子,也能做成男子都想不出、做不到的事。 “行,那我明天把故事写好给你看看,没问题的话,我就让印刷坊那边先印一部分出来卖,看看市场反应。” 吴掌柜走后,程灵思考选哪些故事刊登。程灵预计,书院学子、有钱夫人小姐、说书先生等会是故事汇的主要购买力。程灵决定每个群体选一篇,第一期《万民故事汇》的三篇分别是《范进中举》《西厢记》和一篇破案推理故事。 程灵希望通过《万民故事汇》里的故事,传递一些正向的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读者的思想。也希望通过征稿,更多的人,尤其是闺阁女子,能有一个途径表达自己。 第二天,程灵把书稿交给吴掌柜。 “姑娘写的真快,这吴敬梓和王实甫是谁啊?” 程灵硬着头皮道,“也是我的笔名。” 吴掌柜很快看完了三篇故事,将其中一些可能会引起朝廷不满的地方稍稍做了修改,程灵看不影响原文故事的完整性以及观念的传达,便点头同意了。 不到一天时间,印刷坊就印了一千份送到文墨居。因为文墨居是拿印刷坊的程东家打的广告,吸引了不少学子过来购买。自从有了程灵的造纸坊和印刷坊,纸和书的价格下降了不少,大大减轻了家境一般的读书人的经济负担,书的种类也多了不少。所以程灵在读书人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售卖的第二天,吴掌柜就派小厮去印刷坊,市场反应很好,通知他们加印6000份送到其他府城的文墨居售卖。 “姑姑,你好厉害啊,你居然会写破案推理小说。我们学堂的同学,喜欢的不得了。”这天程灵正躺在书房的躺椅上整理空间的物资,就听到小河咋咋唬唬的声音在门外由远及近。 程灵打开门,“是吗?” 小河用力点头,“他们说,以后就得娶姑姑这样的女子为妻。” 程灵:“我这样的是哪样?” 小河:“有钱、有才、有貌。” 程灵:一个个年纪不大,想得倒挺美。 售卖的前几天,文墨居几乎天天有人去印刷坊通知加印。随着售卖数量的增多,文墨居收到的投稿也越来越多。吴掌柜天天忙的不亦乐乎。 难得的空闲日子,程灵斜靠在凉亭里发呆。 “主子,李石管事来了。”程如提醒道。 程如当初买糖厂的地时,多买了很多荒地,一是方便以后扩建,而是想种些东西。冬天那会儿,已经让灾民开了荒,听李石说,年后他们又翻了一次,听程灵的建议,把厂里的甘蔗榨倒进田里增肥。现在天气转暖了,他们托李石来问问,东家想种什么。 “还有多少地能种?” “不到60亩。” “我前阵子得了一些新奇种子,你去多叫几个人,驾着板车过来运走。”看李石出门去了,程灵赶紧跑到库房,在系统商城买了大批甘蔗、甜菜、棉花、小麦和竹子的种子。在商城搜了各自的种植方式和注意点,程灵回书房将它们抄录下来。 甘蔗适合在亚热带和热带生长,程灵担心兴川镇的气候不合适,于是同时种一些甜菜,这也是制糖的原料。 等李石带着人过来,程灵一一向李石介绍每一样种子,然后把写好的种植说明书交给他。“你把这60亩地分成四份,种甘蔗、甜菜、棉花和小麦,从灾民里选四个善于种地的、有威望的人管理。竹子种在适合湿润的地方,你找人种在沟渠两边,一路往山上种。你去跟附近的里长和村打个招呼。” “姑娘,甘蔗和甜菜时制糖用的,那这棉花是什么?” “棉花有很多用途,最常见的是做成衣服,比粗麻柔软舒服,还能制成被芯,非常暖和。” “姑娘知道的真多。” 程灵不好意思接受这样的夸赞,生硬的转移话题,“每块区域再选一个会写字的记录种植过程,每个步骤都记得尽量详细些,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结果如何都记上。那些孩子学得怎么样?能不能挑出几个来记录?” 李石:“文、武都有几个天赋不错,进步的很快,其他人资质一般。听先生说孩子们都很认真,有些孩子回去还会教父母认字。” “嗯,跟先生说,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接受程度分班,进度快
第38章 万民故事汇(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