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穆桂英来信(1 / 2)

大宋风流王 千重草 1034 字 11个月前

皇帝想见老太君和穆桂英,杨文广不敢怠慢,回去就给麟州写了信,派刘能带着两名护卫骑快马回麟州去送信。

半个月之后,刘能带来了回信。信是穆桂英亲笔写的,底下还加上了佘太君的署名。母亲和太祖母知道皇帝把天波府还给了杨家十分高兴,也愿意来汴梁。

但是,一大家子人从麟州搬到东京汴梁可没那么容易。老太君年纪大了,出远门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另外,麟州老家也得留人。预计,来到汴梁的话,最快也得两个月。

同时,穆桂英在信上还提到了吴金定、齐长善和曾凤英。

穆桂英认为,吴金定和齐长善如今都在军中担任重要职位,回汴梁天波府探亲小住可以。如果因为要和杨文广夫妻团圆,就向朝廷申请辞职,或者是调回,那不行。

杨家人不能做这种事!杨家将始终是忠于朝廷、忠于国家。为国尽忠,永远大于阖家团圆。吴金定、齐长善既然嫁给了杨文广,就是杨家将的一份子,她们得继承杨家的优良传统。

曾凤英没担任重要军职,倒是可以回到汴梁陪伴杨文广。曾凤英武艺高强,天波府如果有什么事,她也能够帮上忙。

这些话虽然写的有些不近人情,对待吴金定和齐长善很不公平。但是文广心里明白,母亲穆桂英曾经长期担任军队的统帅,在她心里,肯定是公事大于私事、国事大于家事。

杨文广不想违背穆桂英的意愿。好在他那位曾经叱姹风云、威震天下的亲娘允许吴金定、齐长善回汴梁探亲、小住。小住的时间有多久、探亲多长时间探一回,这就是杨文广说的算了。

到时候他让金定和长善每年休四次探亲假,每次在家住俩月,那不是啥事都解决了吗?大不了多跑点儿路,就当是一年四次带薪旅游了。

文广又给在煕州的吴金定三女写信。把汴梁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打算都写在信上。告诉吴金定她们尽快收拾好行李,安顿好军队,赶来东京汴梁团聚。

先休两个月的探亲假,路上的时间不能算进去。两个月之后,还回不回麟州,看情况再定。

汴梁城的宵禁已经取消了。连续盘查了半个月,仍然没有抓到凶手。在文武百官的一致建议之下,皇帝下圣旨,撤除宵禁。

宵禁虽然取消了,慕容家的人,却并没有放过此事。他们仍然派人在暗中调查慕容英遇刺事件。

别的线索没留下,只有射伤了慕容英的那支箭,经过专业人士的鉴定,确定是吐蕃所产的箭。调查凶手的方向,指向了吐蕃。

大宋朝的正北方是辽国、西北方是西夏、正西方是吐蕃,西南是大理国、再往南是大越国。辽国和宋交战,澶渊之盟之后,两国实现了和平。西夏国皇帝李元昊死了之后,两国暂时也罢兵休战。

吐蕃和大宋小规模的冲突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战争可一直没有。吐蕃为什么会派人潜入东京汴梁,刺杀慕容英?

由于这件事当中牵扯了杨文广,所以,文广就算不用每天都去照顾慕容英,仍然隔几天都要去一趟慕容府,协助调查这起刺杀案。

当时一同郊游的包拯、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呼延庆当然少不了也要时不时到慕容府去报道,也是协助调查。

这几位的脑袋自然比普通人灵光得多。尤其包拯,本来他的监察御史职位当中就包含监察刑狱,老包又对案情分析格外感兴趣。

最后,负责办案的官员都不来了,把调查此案的权力,直接交给了包拯这几位。人家说的明白,你们只管调查,需要用到官差出手的,只要开口,官府是要人有人、要钱出钱。

慕容英的伤势已经康复了,下地行走,蹦蹦跳跳都没问题。但要想恢复到受伤以前的状态,医生说,最少还得两个月。

“当时我领兵包围了武胜军。”文广在自制的沙盘上,讲解彼时武胜军之战。

这是在慕容府的一间空房里。在场的除了杨文广之外,还有慕容姐妹俩。慕容昭容笑嘻嘻在旁边看着,慕容英专注地听杨文广讲述当时的排兵布阵情况。

文广把自己麾下各部队的分布情况,挨着讲了一遍。慕容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若是在这里安排五百名长弓手、在这里布置二十架三弓床弩、这边放十门你说的那种大炮,或许还能提前两日攻破此城。”

杨文广看了看、又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慕容英说的有道理。

“阿英,你说的对极了!当时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文广多少有点儿尴尬。提前两天攻破城池,得少死多少人?

他自以为精通一切和打仗有关的事情,打这种冷兵器的战争,闭着眼睛都能赢。没想到,头一次摆出沙盘,就被眼前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挑出毛病了。他怎么能不尴尬?

“呵呵,”慕容英发出清脆的笑声,“仲容哥哥真谦虚。我这是在沙盘上看的,你那时候是第一次到武胜军。不明敌军虚实、又看不到整个战场的形势,那样子能打胜,已经很了不起了。”

上次慕容英遇刺受伤以后,杨文广在马车车厢里抱了她一路,回来之后又跑前跑后的伺候了将近半个月。从那以后,慕容英就叫杨文广仲容哥哥了。

慕容昭容,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