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愣愣的想了很久,一阵失落。 想想百年后,大明也要跟着衰落,朱樉也揪心。 “张天师,看来是我太天真了,本王总以为我大明一派欣欣向荣,怎么有去想王朝的发展也就只有百年的辉煌,天师,你一定有办法是吧?” 朱樉说着往前挪了挪,想要更加靠近张丰。 张丰微微有点醉了,还好是黄酒,暂时无碍,闭目养神说道:“不错,你忘记了你最开始问的问题了吗?” “现在就是要回到根本上,你可以好好的想一想,百年兴衰是如何跟田赋联系到一起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说的,取消田赋,永不起科。” 说的这一些,自然是跟之前朱樉提出来的田赋几何有关。 王朝要想走出这个可怕的规律,唯有打破常规,张丰才跟他提出了“取消田赋,永不起科”。 听到张丰的指示,朱樉才想起来,对了,自己问的是“田赋应几何”。 蓦地! 朱樉犹如灵光一闪般,把自己吃奶的智慧都发挥了出来。 “张天师,本王悟了!” “这一定是跟天术气象有关系,气候变冷了,没办法种田了,那就交不起田赋了,到时候百姓肯定就会恨朝廷,天气又冷,又交不起田赋,干脆就扯杆子造反了。” “没错,就是这样,取消田赋,那百姓就不用交田赋,那天气冷,急不种田了,反正也不用交田赋,不种也没事,天师,你说本王说的对不?” 朱樉得意洋洋的说了起来。 张丰翻了翻白眼,但凡有点大脑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很明显,朱樉的脑子还是不够用。 “天术气象之前跟你说了,那是影响整个大局的,天灾会对农田造成威胁,但那又不是全部,北方种不了南方种,冬天种不了春天种。” “这方面绝对不足以支撑取消田赋这一件这么大的事情,让伱用俯瞰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张丰解释清楚,朱樉才知道自己想差了。 要不是朱樉是秦王,是朱元璋的第二子,张丰又要靠他出去,才不会跟他解释这么多。 “张天师,这太难了,让我弄点别的还行,比如打猎或者秦淮河喝酒都没问题,就是想这些复杂的东西,脑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朱樉认输了,别的事情还行,就是想问题,他的脑子不够用。 张丰有点恨铁不成钢,怎么就碰上这一個家伙,真想跟朱元璋换一个儿子,他家老二太浑了。 …… 朱樉的话朱元璋也听到了,口中骂了一声:“蠢货!” 朱元璋也想换一个儿子到监牢去,换老四也行,或者过些天,老三也要从太原回来,换他也成。 只是害怕让张丰起疑心,不好换人。 “你们两人也想想,这百年兴衰跟这田赋的关系何在,为何张天师要提出取消田赋,永不起科,而且还说了,跟这兴衰有关。” 朱元璋很关心这个问题。 自己的江山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享受自己的成果。 可是王朝发展百年,就会走下坡路,这样一个警示一直在自己的头顶上,诚然也如同一块心病了。 朱棣思索了一会,摇了摇头,说道:“父皇,这个问题儿臣还没有想到。” 朱标把狼毫笔放在笔搁上,这个问题他也用小楷抄了下来,现在张丰还没说出具体答案,但朱标心中似乎有点想法了。 “父皇,儿臣觉得,张天师说的应该是跟土地兼并有关系。” 听到朱标一言,朱元璋也是眼前一亮,自己的大儿子果然聪慧,这回答的比老二有水平多了,估计大差不差了。 朱元璋赞赏的看着朱标,说道:“不错,标儿你说说看。” “儿臣在想,既然张天师说之前的王朝也是如此,开始百年盛世,之后就没了,那些王朝开局也跟我们大明一般,经过战乱的动荡,人口凋零,良田荒废,各行各业更是百废待兴。” “在田地多,人口少的时候,土地兼并并不严重,绝对影响不了我们大明,不过经过百年的修生养息,国力昌盛,自然一切都变了,那时便是人多地少了。” “人多地少,兼并土地严重,百姓则多是失去土地者,自然民不聊生,而使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朱标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双眼炯炯有神了起来,接着说道:“张天师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提出要取消田赋,永不起科,解放百姓的压力,让百姓更多的投入到开垦新的田地上,免受地主的剥削,才能躲过这土地兼并的命运!” 朱标说完,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更是大喜过望,仰天一笑,啪的一声,拍到桌子上。 “好啊,好啊,我儿朱标果然有圣主明君之姿!” “张天师不愧大才,竟能将我儿点醒,标儿,你有这番领悟,咱心甚慰!” “老四,看到没,这就是你的大哥,你要多跟你的大哥学学。” 朱元璋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张丰的话没有给朱樉什么作用,不过却能让自己的儿子有这么谈论,这已经足够了,这收获就不少了。 朱标连连拱手,道:“父皇,过奖了,孩儿不过是基于张天师说出来的,理解到了这一点。” 朱棣也是忙夸起自己大哥,说道:“大哥,你就不用谦虚了,你看看二哥在那边,什么都没有听懂,你在这里,能想到这些,就已经很了不得了,你看我就想不出来。” 在朱标说出“土地兼并”这个问题的时候,朱棣同时也已经想到了,只是没有说出来,还是让自己的大哥好好
第十八章 百年兴衰,土地兼并(求收藏,求推荐,求追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