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铁打的皇权,流水的相权;豪强(2 / 3)

的道理吗?

不,绝不是如此的。

霍光出入宫廷二十年不曾犯错,又怎么可能一开始就是一个对权势痴迷之人呢?

是不断增长的权力和迅速拔高的地位,让最初的霍光成为了后来的霍光。

既然霍光会变,他张安世就不会变吗?

要知道,张安世现在的权势和地位,比原来时间线上高太多了。

更何况,如今坐在皇榻上的刘贺,与孝宣皇帝可不是同一类人。

他可是要在大汉帝国内变法行新政的。

而这新政还是亘古未有的新政,是会触及到张安世们背后那些世家大族核心利益的变法新政。

张安世还能像原来的时间线上那样“安世履道,满而不溢”吗?

刘贺的心里没有底。

此刻,看着手中的那份被举荐官员的名单,刘贺想对正值壮年的张安世说一句:府君,时代变了。

但是这句话却不能说出来。

刘贺对待张安世们的态度和对待霍光的态度是一样的。

愿意跟着自己走,那么就跟着自己走;不愿意跟着自己走,那就跟历代先君走。

“陛下,外朝的九卿及列卿之位多有空缺,没有主事的长吏,衙署处事多有不便……”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就是拔擢合适的官员填补空缺,唯有如此才能让朝堂运转不滞。”

“这是微臣和丙公等人在尚书署商议之后,拟的一个名单,谨呈陛下定夺。”

在大汉,丞相有权直接任命六百石以下的官吏而不需要天子同意。

至于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丞相亦可直接向天子提名举荐。

张安世不是丞相,但大司马大将军和领尚书事干的就是丞相的活,今日提出这个名单也是情理之中。

再加上刚才的那些“国情”,刘贺释然了——释然不代表接受。

朝堂空出了许多官职不假,张安世推荐的这些人也有不少算得上是德才兼备。

但是,刘贺不接受这样的举荐步骤,或者说他今日就要改变这种相权制约君权的结构。

变法行新政就从大汉的权力中心开始吧。

霍光不在了,原来那些为了制衡霍光而临时将就出来的制度,要大刀阔斧地改革。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加权君权,削弱相权:既然是帝国,当然应该由天子一人掌权。

大汉帝国,不允许那么牛逼的朝臣存在。

霍光尸骨未寒,是张安世们最敬畏天子的时候,要趁着这股气势,乘胜追击。

刘贺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今日这小朝议场面太小了,施展不开,还要再等几日,等到几日之后的大朝议。

那时候,群臣毕至,刘贺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张安世们来一个釜底抽薪,毕其功于一役,让他们退无可退。

……

对着那张名单想了许久之后,刘贺终于点了点头说道:“张卿心思缜密,有你总揆朝政,朕非常欣慰。”

“此乃微臣职责所在,不敢不尽责。”张安世连忙说道。

“此事张卿想到朕的前头去了,此事朕还没有来得及想,多亏张卿未雨绸缪,否则朕就要耽误朝政了。”

刘贺说得平和而又洒脱,没有流露任何的责备和不满的意思。

接着,他又对张安世的“尽责”发表了一番来自内心的赞扬,引来在场的其余人也是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谬赞了,这是微臣的分内之事,不敢不尽心。”张安世再次自谦道。

“张卿,这名单丙卿、蔡卿和韦卿都看过了吗?”刘贺问道。

这三人再加上张安世自己,是尚书署的四位领尚书事:朝堂上的事情应该由他们商议之后共同奏报天子。

“今日是今年的

“既然如此,今日散朝之后,你先与三位爱卿议一议,三日之后再在大朝议上奏即可。”刘贺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蔡公一直卧床,恐怕几日之后仍然是不能任事……”

“蔡卿病得这么重么?”刘贺有些惊讶地问道。

“蔡公虽然年迈,但原本身体还算矍铄,无奈这几个月来被吓得不轻……”

“年前又在大朝议上痛哭了一场,正月里又受冻染了风寒,恐怕还要再养上一段时间才能痊愈。”

张安世把话说得非常委婉,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病到了这个份上,可不是养几日就能够恢复的。

连同天子在内,温室殿里的众人脸上都有一些戚戚然,他们知道这朝堂上又要少一个老熟人了。

杨敞、任宫、蔡义……今年真是多事之秋,丞相一职竟换了三个人。

“蔡卿也是受苦了。”刘贺叹气道,“既然如此,那你与丙公、韦公再议一议。”

“诺。”张安世应道。

“三日之后的大朝议上,这封侯和拔擢官员,这两件事情一同处置。”

“新年要有新气象,朕希望能用这两件事情,来为鼎新元年开一个好头。”

“臣等定当竭力而为。”群臣齐声应答。

张安世答完之后,心中顿时一喜。

天子让他在大朝议上奏此事,那就是对此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