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探月卫星奔赴深空(2 / 3)

娥一号上搭载了九种28台科学探测仪器,总重量为150千克。

包括微波探测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等等。

因为嫦娥一号的任务,主要是绘制部分的月表地形图,为后续的嫦娥系列登陆月表做准备。

所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微波探测系统、CCD立体相机和各类光谱仪。

光谱仪主要是分析月表的各类成分,为后续选址提供证据。

七月二十五日,嫦娥一号完成了整星出厂评审。

八月十二日,嫦娥一号发射窗口时间确定为九月。

八月二十三日,嫦娥一号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命发射。

九月六日,发射时间正式确定为十五日。

如今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进入新世纪之中,也经历了一轮扩建,能够承担更多发射任务。

这其中,为了深空探测任务而特别设立的重型火箭发射场,尤为引人注目。

因为深空火箭的体型,相比较于一般近地轨道乃至于静止轨道的火箭,要大上一圈。

所以新发射场的各项设备都要大上一号。

“这就是你们为深空探测改造的火箭?”

周璇绕着胖嘟嘟的火箭转了一圈之后问道。

嫦娥一号并没有采用最近这几年经常使用的鸿雁系列火箭,而是采用了长三系列火箭。

长三乙的深空改进型,能够将超过3.1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之中。

“是,鸿雁系列如今转移到西昌发射场比较麻烦,在这边我们还是采用长三系列比较方便一些。”

张星扬轻轻地抚摸了一下火箭洁白的铝合金外壳说道。

为了提升鸿雁火箭的产能和运输能力,配合海南的文昌发射场,生产鸿雁火箭的工厂,在过去的时间之中,已经搬迁到了沿海地区。

这样更加方便进行运输。

这就造成,鸿雁如果想要从海边运到深处内陆的西昌发射场,会比较麻烦。

所以张星扬他们干脆就拿出了长三系列火箭,来进行嫦娥一号的发射工作。

实际上,在过去的这几年时间之中,因为长三火箭一直在国际上执行商业发射任务。

所以要说是名气,其实长三乙的名气还要大一些。

甚至,有了类似春秋航空廉价航班的名头,长三乙火箭廉价航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技术落后,事实上因为发射次数多,技术能够及时更新。

长三乙现如今使用的高新科技很多,包括新的电子设备、复合材料、控制设备等等,一直在进步。

“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深空探测任务,希望不要出什么事情才好。”周璇有些担心地说道。

按照传统理念,开门红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开门这一次没有发展好,那么不是什么好兆头。

“担心这个,你不如担心一下你们的火星车研发问题。”

张星扬倒是充满信心,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发射任务实际上没有任何的难度,更是因为嫦娥一号的种种情况,他都掌握地很清楚。

每一个环节,不说是亲自把关,起码也知道的七七八八。

所以他才会让周璇多关心一下和高卢人的火星探索计划。

按照计划,高卢人负责火星车和着陆器的研发工作,但是周璇作为深空探测研究所所长,也在这之中参与了不少。

最新消息,他们的火星车研发很不顺利。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历史上他们集合了多个国家的力量,才算是勉强开发出一款火星车。

如今,他们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出一款火星车,自然会出现不少的问题。

“研发进度落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周璇作为亲自参与其中的人员,显然知道的更多。

“不过在我看来,还是他们国内另一股阻力比较大。”

高卢国内,一直有人觉得不应该和龙国合作,虽然没有直接反对,但是暗戳戳的不配合还是存在的。

这也是造成众多设备开发缓慢的重要原因。

张星扬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只不过是笑了笑。

火星探索计划,还没有那么着急,既然高卢人想拖,那就拖吧。

我们自己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实在不行,我们自己上也能够完成火星车和着陆器的研发。

九月十五日,大晴天,夜空之中万里无云,只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今天天气不错啊!”

周璇在发射场看了看天说道。

作为航天工作者,尤其是在这样的火箭发射环节,遇到一个好天气,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火箭燃料加注完成!”

一旁的广播之中,不停播报着火箭最后的工作进度。

工程师们,还在紧张地进行最后检查。

尤其是各项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电子设备,更是进行了两道交叉检查。

“火箭最后检查完成!”

“请大家,尽快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