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月面探索热潮,还是进入新世纪后开展的探月计划。
大多数探测器、载人探测飞船,探索的区域都是月球的赤道面所在区域。
月球的阴影区,还没有被探索过。
华夏的古人们,曾将这些月面上的黑影,看做是仙人的宫殿居所。
谓之,广寒宫。
“我们这一次,就是要探究一下这些从未被发掘的区域!”张星扬兴奋地看着即将启动撞月程序的嫦娥一号运行图说道。
嫦娥一号,在一年多的时间之中,已经绕着月球飞行了数百圈,拍摄了大量的月面照片,对月面的地质情况做了许多的探查。
如今,走到了生涯的终点,它还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撞击月面,发挥自己最后的一丝余热。
撞击的地点选择,就成为了这一项任务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在嫦娥一号任务制定的时候,就已经确认了下来。
那就是,撞击在月影之中。
这块月影,靠近于月球的北极点,属于是阴影中的阴影。
因为月球本身的自转轴与太阳系黄道面垂直,两极地区接受不到什么阳光。
那些极地陨石坑之中,更是有可能数十亿年没有接触过外界的阳光。
可谓是太阳系中,终年的黑暗之地。
如今,嫦娥一号将会主动坠入其中,带给这些陨石坑一丝亮光。
其实,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在整个项目组内部和外部,引起过广泛地讨论。
因为,想要在这些地方制造出亮光的方式,是通过嫦娥一号撞出来一个陨石坑,打开一个缺口。
讨论的关键点,就在于这样改变月球地质结构,是否值得?
当时,辩论双方的发言都非常激烈,张星扬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反对者率先站起身来,拍着桌子说道:
“根据《月球协定》,任何进行月球探索的国家,都有义务避免月球环境被污染,我们认为撞击极地陨石坑造成的污染,属于不可逆污染。”
“所以,我们坚决反对在极地区域进行撞击实验!”
他们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月球极地陨石坑内的环境,已经维持了上亿年之久。
如果撞击点设在这里,造成的影响很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衰减。
因为月球赤道附近的亮面,遭到的陨石撞击和太阳风冲击都比较强。
嫦娥一号在这些地方撞击,造成的影响会很快就消失。
支持者则是不太关心这些,他们有着更加具体化的理由:
“首先,我国并没有加入《月球协定》,这份协定约束不到我们。”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世界上有能力进行月球探索计划的国家和组织,都没有签署《月球协定》。
无论是发起国还是缔约国,都没有进行实际月球探索的实力。
所以,大家对于这个协定都不太看重。
这一情况,一直要等到将近二十年后,三哥完成月球探索计划,才算是终结。
“其次,在极地撞击坑之中进行撞击实验,科研价值很大!”
这也是大多数人,知道这样可能会造成月球环境污染,但依然还坚持的最主要原因。
科研价值,让大家都选择性地放弃了对月面环境保护的坚持。
按照现有的理论推测,极地撞击坑之中很有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固态水冰。
如果能够证实这一点,那么对于未来月球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起码未来的探测区域,肯定会更多偏向于极地地区。
因为,有了水,就有了很多东西。
比如,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是否就有生命?
虽然月球现在的核心已经完全冷却了下来,但是很久远之前,它是有过活跃期的。
那时候的温度和环境,肯定都更有可能产生生命。
即使不说这些科研方面的价值,有水就代表一些加工业和种植业,能够更加方便的开展。
就不用那么麻烦,从几十万公里之外的地球运送物资到月球之上。
这对于永备式月面科研基地来说,算是很利好的一件事。
在辩论的最后,张星扬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我认为,月面撞击首先要考虑的还是科研价值,极地撞击方案无疑是具有更高的科研价值。”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在未来解决。”
张星扬说这句话的时候,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多人员,随后慢慢地说道:
“我们未来是要在月面上建立永久月球基地的。”
“到时候,我们将会有充足的时间,来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
“不仅仅是我们造成的污染,更包括所有曾经登上过月球的国家!”
相比较于之前的两拨发言,张星扬的发言其实更具备调和主义的味道。
就好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
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衷的。礕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