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带弹千里低空突击(2 / 3)

外一件事成为了可能。

那就是无攻系列无人机,携带反舰导弹。

对敌人发起导弹海的覆盖式打击!

单架无攻无人机的载弹量,其实不如其他战斗机那样庞大。

因为它们的体积,其实要比歼-20要小上很多。

大概只有一半大小。

采用了一台WS-10发动机。

内部并没有过于复杂的各式电子设备。

因为它主要是通过内部的自动控制程序和有人战斗机上的武器官来进行控制。

它只需要接受指令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达成你们的设想,那么我们还需要对无人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

“大概会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没问题,这么点时间,我们还等得起。”

“不过,还有什么需要改造的地方吗?”

老领导虽然是专业飞行员出身,但是毕竟脱离一线也挺久了。

对于专业技术方面的了解并不充足。

“现在的无攻系列无人机,主要是为了配合歼-20使用。”

张星扬稍微解释了一番。

“作战场景主要是在高空高速领域,超低空突防原先不是它的任务。”

“尤其是要针对海上环境,进行一波特性强化。”

无攻系列其实要做的改造,并不是很多。

因为它本身就是隐身战斗机。

不管它其他方面怎么样落后于歼-20。

在隐身性能方面,还是要强一些。

因为是无人战斗机。

隐身结构设计方面,几乎是逼近了极限。

尤其是无人战斗机相比较各种隐身战斗机少了一个座舱。

战机上的座舱其实是非常占据全机迎头RCS的。

在不进行各种隐身措施的情况下,座舱能占到整个战斗机迎头RCS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为了弥补,座舱之上普遍都镀上了一层金属薄膜。

不过即使是这样,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无人隐身战斗机则可以完全避免这一点。

在机头设计上,采用全扁平式设计。

全机迎头RCS甚至比歼-20还要小上百分之三十左右。

而雷达在自由空间中最大探测距离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四次方根成正比。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减少10分贝可使雷达探测距离缩短约44%。

这就意味着无攻系列隐身战斗机,能够靠近到敌人更加近的地方,再对敌人发起致命一击!

无人战斗机的改造速度很快。

毕竟结构不需要改造。

改造的重点,其实还是在武器挂架。

原先的无攻系列无人机,采用的是内置弹仓。

弹仓很浅。

毕竟即使是最大的空空导弹霹雳-15,直径也才210毫米。

但是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直径,是750毫米。

是原先直径的三倍还多。

内置弹仓根本就塞不下。

在仔细研究了一下之后,大家发现想要把这么大的导弹塞进内置弹仓里,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能够退而求其次。

在无人攻击机的下方,改造出一个外置挂架。

不过这样一来,无人攻击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几乎能够达到原先的百分之一百五。

虽然全机迎头RCS依然不到0.1平方米,在有效的隐身范围之内。

但是和原先相比还是大了一些,雷达发现距离起码上升了百分之二十!

——

南海的海风,似乎永远都是如此的热烈。

实验场之上,一架经过改装的无攻无人机,已经挂上了一枚最新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在它旁边,有一整个保障团队在为它工作着。

除此之外,已经有一架歼-20提前升空,准备为它提供技术支持。

整个无人机打击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岸基预警雷达,将敌方船只的位置坐标提供给无人攻击机。

随后无人机升空,在接近敌人1000公里之后,降低高度飞行。

在这个过程之中,歼-20会保持和无人攻击机的数据链接。

保证它不会因为意外坠海。

在接近敌方500公里时,发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这一项主要还是测试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各项性能。

无人攻击机在武器官的操作之下,开始从地面起飞。

因为不用考虑飞行员的身体因素,起飞速度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

武器官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向南方飞去。

在数千公里之外,一个无人的岛礁,则是今天的模拟目标。

在岛礁之上,竖立着数面大型多普勒雷达。

虽然现如今不少舰艇,已经开始采用相控阵雷达。

尤其是鹰酱的“宙斯盾”舰。

不过今天这场测试不可能那么奢侈,真的要拿出数面大型相控阵雷达出来当靶子。

谁也舍不得!

不过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