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尘(1 / 1)

余烬犹温 冷香丸大人 707 字 2023-06-13

永不言弃的逃亡精神背后,支撑着他们的,是有朝一日能偏居一隅,在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凭借男人们健壮的身躯和女人们灵巧的双手,得到世世代代的繁衍。  对宅基地的选址起着决定作用的力量是每家每户男人的数量和家主的威武。房子建造的顺序却并非如此,老人,女人和孩子的数量多少,决定了盖房的次序。  从初夏到初冬,焦黑的据点上土屋陆陆续续拔地而起。杂树鲜美的谷地被一锄一锹荑平。在腐熟的土粪,鸡鸭粪,人畜粪和雨水的滋养下,苞谷和桑麻的种子冲破束缚,转眼高过了人头,在秋阳的炙热下快速的成熟了。  庄子后面的半山腰上杂树被砍倒,种上了成片的茶叶,棉花和高粱。东边几棵南瓜,西边几颗冬瓜,套种在树间的地红豆,绿豆,黄豆,花豇豆,由青变黄,由黄变黑,用一百八十天的时间完成了代续更迭,种子顺利躺在了各式各样的竹器里,布袋子里,或是锅里。  屋前的打谷场在立秋之前便已成形,密密麻麻的树栅栏围起了各种形状的菜园子,一窝窝鸡鸭,像馒头一样发酵长大。放鹅的孩子们的裤子,一天比一天短。终于在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裤脚用一圈带补丁的麻布接了二寸。  住在祠堂的老篾匠忙得不可开交,刚刚打完竹席子,就开始编簸箕,筛子,团磨,火罩子。勤劳的老木匠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徒弟,挨家挨户的奔走,谁家房子落成就在谁家住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离开的时候,屋子里的物什就多了出来。  每隔几天王启年,王启贵和王启发兄弟三人,就会赶着牛车,出谷去,第四天的傍晚,在决定他们留下来的牛交配的大树下,负责放哨的孩子大叫一声,“大大们回来了!回来了—”。手中没要紧活的男男女女,就陆陆续续到了村口。  他们一拥而上,争先恐后的发问“启贵,我要的癞葡萄种子搞到没?”“有给我家闺女做衣服的买着了花布有吗?”“盐呢?可纯吗?”  不多一会儿,三大车的物件就被一抢而空了,王启发拿着木炭,在发黄的纸页上,勾勾画画,谁家的钱多了?谁家的钱少?谁家还没给,密密麻麻,记得一纸。最后把帐本交到王启年手中,他看了一眼,就记下了最后几个数字。  王启年三兄弟的房子是最后落成的,因为他们仨,即没有老人要赡养,也没有娃子要抚育,女人只有一个汪启云,却不知该归谁。要了王启云身子的是王启年,下聘礼的是王启发,婚书上的名字却是王启贵。  王启年十九岁的时候便成了婚,女人姓魏,他第一次见她时,便是洞房花烛夜。她才十五,像所有庄稼汉的女儿一样结实,红彤彤的脸上带着探究,鼻翼两侧,有微微的雀斑,嘴巴很小。  王启年不喜欢她的长相,满不情愿的和衣滚到床上,她不知所措,想起娘前天晚上跟他说过的话:要脱衣服,还要在男人眼皮子底下脱。  她毫不犹豫地照做了,然后朝着背对着他的男人喊:“王启年,你翻过来,看我。”  女人的身体洁白明亮,像一颗光滑的杏核一样,卡住了他的嗓子;他的眼睛,主动忽视了女人褐色的四肢和面部。身上的火种像干柴一样迅速点燃,火势熊熊,烧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她大喊了一声:“不行了,我快饿死了。”他们才从床上下来。  一夜之间,他们就从陌生人变成了最亲密的人。女人比屋檐下的燕子还勤快,她像风一样在屋子里打转,所到之处,地面干净的像被雨水冲刷过,灶台整洁,窗明几净,菜肴像被施加魔法。  他干活她总在旁边帮衬,话不多,手却快。默契得就像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不是三个月而是三十年。她胃口奇好,除了不吃香椿。在他度过缺衣少食的童年,吃苦受累的少年后,第一次觉得幸福的地平线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