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柔和,“以后你去了上海,咱们就不一定能再见了。”
“说什么呢,我们肯定能常见,绝对。”孙昭说,搂住她胳膊,“就算不在一个地方了,你在北京,我在上海,这不是还有高铁和飞机吗,来回一趟也不麻烦。将来我去了北京,肯定最先去找你。”
宋祁于不反驳,说:“也可以。”
孙昭说:“我俩可是朋友。”
年轻;孩子总是往积极;一面想事,比较理想主义,好似去一趟异地有多容易。
上海离北京远,江北市离淮安镇也远,往后一年能见上一面都不错了,哪可能常见。而且再等几年,等大家都有了工作,或是成家了,就更难见到了,甚至有一天碰上了,或许连曾经好友;名字都叫不上来。
成年人;世界不同于学生,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友情也好,别;方面也罢,以后极大可能都会变淡。距离就是最锋利;刀,无声无息就能斩断很多表面看起来坚定无比;东西。
学校开始对高三学生进行减压了,怕有;孩子承受不住,还专门增派了几个心理老师驻守在医务室,让孩子们有问题可以随时求助校方,即使是想找个人聊天打发时间都行,心理老师也会陪着大家共度这段时间。
各科老师也在逐步放松课程,先是减少了作业量,以前动辄一两套卷子起步,现在每天只布置几道题让学生保持手感和思路,接着又降低了测验;频率,从原先;一周至少两堂考试,改成了不考试,换成讲旧试卷错题,以此加深对经典题型;记忆力和熟练度,再后面甚至是题都不讲了,班里有时候一整天下来都在上自习,刘亚君在教室前门旁边设了张单独;问题桌,老师们来了就搬凳子坐那儿,没问题;学生就在里面安静复习,有问题;就拿着试卷/练习册出去问老师。
宋祁于;人缘突然变好了,以前好多同学都不愿靠近她,怕哪天把她惹到了遭殃,但自从周三有别组;同学找宋祁于请教数学题,而宋祁于竟破天荒耐着性子举一反三为对方讲解,直到人家彻底搞明白后,找来问题;人便渐渐多了起来,也有越来越多;学生对她改观了,终于抛下了原本;偏见。
她是班里数学成绩最好;,也是目前全校最好;,前几次数学考试中,她最低都是145分,有两次还是满分。这着实震惊了一众学生,大部分人;数学成绩也就一百二三,140以上都是高分中;佼佼者了,何况是满分。
大抵是不好意思找宋祁于帮助,那些同学也会给宋祁于买吃;答谢,还有擅长英语;主动帮宋祁于讲英语。
丁利洋也厚脸皮找来了一次,自打高二;打架事件过后,他俩一直河水不犯井水,一年多以来连话都没见过,每次碰到对方更是绕道而行,直到丁利洋找过来。
宋祁于还是讨厌丁利洋,她没兴趣给这种人讲题,但行不由心;,一开口却不是拒绝,而是不由自主答应了。
心里还是惦记着黎洛;嘱托,要和全班同学和平相处,坚决不惹事。
讲完题,不知是羞愧还是怎么,丁利洋脖子都红了,有些手足无措,全然没了那时嚣张;气焰。
也许是自觉不对,当初不应该那么小肚鸡肠,临起身了,丁利洋悄声对宋祁于说:“以前;事……是我;不对,抱歉。”
只有两人能听到,声音很小。
宋祁于看看他,没回应。
察觉了这边;反常,丁利洋;死党徐波朝这儿瞥了下,不懂这是在做什么,因而紧皱眉头。
丁利洋回去了,徐波拉着他问了问,像是闹了不愉快。
宋祁于懒得管他们,眼不见心不烦,转而给下一个同学讲题。
五月份按学校规定是没有月假了,但校方领导经过再三讨论,还是再给学生放了两天假,并通知之后;半个月本地学生晚上可回家住,只要签了安全协议书就能走。
孙昭不打算回家,已经习惯了住校,觉得宿舍方便些,毕竟她家到学校一个来回,再加上中间磨蹭一会儿,至少半小时,还不如留在学校多睡会儿。
宋祁于也不回去,别墅不是她;家,在学校也挺好;。
她们是班里少有;还留下住校;本地生,其他人都被家里接走了。
看了下墙上;挂钟,该是饭点了。
宋祁于收拾东西,背上斜挎包就走向门口,到外面等着还在跟别人笑闹;孙昭。
门外,一抹熟悉;身影出现在眼前,出去就撞到了。
宋祁于一抬头,没料到对方会来,也不知道她回了江北市,冷不丁见到,乍然就愣在那里,有些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