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6 / 7)

趟而已。

向来好动的史无奈加上向来好动的苏轼,竟难得安静下来,三个小娃娃坐在屋子里烤火煮茶,连雪都没赏。

毕竟赏雪都打开窗户,这窗户一开,冷风就灌进来了。

史彦辅则与苏洵说起闲话来。

别看史彦辅只考中了秀才,却因为性子的原因,朋友很多,就连汴京也有他不少好友。

他说起京都之事来是连连摇头:“……官家已下令赈灾,只是这赈灾的银子与米粮迟迟未到眉州来。”

“你是不知道,今早我带着无赖前来,一路上的百姓是衣衫褴褛,哪里有点过年的样子?”

每每遇上洪涝灾害,米价菜价那是成倍成倍的涨。

也幸而苏家去年开了几间纱縠行,赚了些银钱,若不然,连苏家的日子都难过。

连苏家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寻常百姓之家。

苏辙坐在一旁,自也听到他们的谈话。

真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过苏家一向乐善好施,已在城郊搭了棚子施粥。

史彦辅略

坐了坐,便带着史无奈回去?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若是再等会儿,路上的积雪更厚了,马车可是会打滑的。

他们父子两个虽向来不着调,却也是有分寸在的。

毕竟苏辙与苏轼俩兄弟在天庆观颇为照顾史无奈,于情于理正月里都该来拜年的。

等他们父子走后,苏辙便去程氏书房待着。

他们兄弟俩人以后会走上仕途这条路,特别是他,以后还会当京官,但汴京的房价却是高的吓人,历史上他的可是租了一辈子的房子。

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他可不想到了北宋还当什么租房一族。

但就苏家这几间纱縠行,想要支撑他们兄弟俩个买房娶妻,也不是易事。

他便有心跟着程氏多学学生财之道。

程氏也习惯如此,如今与几个管事说起纱縠行春日推出的新布料后,便又与常嬷嬷道:“……我听说如今处处都是卖儿卖女的,先前咱们家放出去了一批人,如今家中人手有些不够用,不如趁着这个时候再买些人回来。”

“还有城郊粥棚施粥一事,你也与他们说一声,纵然如今粮贵,可粥也不能太稀了。”

常嬷嬷连声应是。

一旁乖乖坐着没说话的苏辙却道:“娘,我也想去粥棚帮着施粥……”

程氏一听这话却是微微一愣。

若换成寻常人听到自家孩子说这话,定会觉得是小儿贪玩,觉得施粥新奇。

但她身为母亲,多少是有几分了解苏辙的,便道:“八郎,这是为何?”

“今日你史叔父带着无奈过来玩,你们几个小连堆雪人都觉得冷,为何想要去城郊施粥?”

“去城郊施粥可比在院子里堆雪人冷多了。”

苏辙正色道:“娘,我就是想去看看。”

“道长教我们,人读书不光为了出人头地,步入仕途,也不光是为了家人,更是为了天下百姓。”

程氏不免有几分犹豫。

在她看来,儿子有这份心是好事,但外头的天儿这样冷,若是冻病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倒是苏老太爷听说这件事后是连连道好,说苏辙不辱没苏家的列祖列宗,更道:“……既然你爹娘不愿意带你去,那我带你去,我们不光要去,还要去帮着给那些流民施粥了!”

苏洵虽知道苏老太爷一向胡闹,却万万没想到苏老太爷会胡闹至此,忙道:“爹,八郎年纪还小,年前还因为找六郎受了寒气……”

苏老太爷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只低头看向苏辙,正色道:“八郎,你想去吗?”

苏辙点点头,一张胖嘟嘟的小脸上写满了郑重:“翁翁,我想去。”

说着,他又看向苏洵与程氏:“爹爹,娘,我知道你们担心我。”

“你们放心,我会穿上厚厚的皮袄子,戴上小毡帽儿的。”

“你们就让我去吧?”

程氏无奈摇摇头:“你既要去,那就去吧。”

毕竟她两个儿子,苏轼是明着犟,苏辙是暗着犟,一个比一个犟。

苏辙顿时是兴高采烈,他一回去书房,就与苏轼说起了这事儿,更是道:“……六哥,你可是要与我们一块去?”

苏轼缩了缩脖子,摇摇头道:“冷死人了。”

“我才不去了。”

说着,他更是放下手中的狼毫笔,认真打量起苏辙来。

苏辙被他看的是莫名其妙,直道:“六哥,你这样盯着我做什么?”

“莫不是我脸上有花儿?”

苏轼摇摇头,道:“没有。”

他想了想,认真道:“八郎,我觉得你和我们好像不太一样似的。”

这话说的苏辙心里猛地一悬,忍不住暗想,难道苏轼看出来什么来?

苏辙低声道:“我,我和你们哪里不一样?”

苏轼的神色依旧认真,想了又想道:“不知道,反正就是和我们不一样。”

“好像和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一样。”

他可是学过《桃花源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