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接任辽抚人选,自是想着手这位新辽抚干涉建州的事,间接保护叶赫,阻止东哥外嫁喀尔喀。
距离奴尔哈赤“七大恨”起兵叛乱还有六年时间,这六年时间,黑脸老汉总体对明朝还是持忍耐顺从态度的,这从尚伯芝那家伙可以在建州作威作福便可以看出。
那么,如果能说服新任辽抚插手建州和叶赫间的战争,良臣有九成把握可以让东哥这个“老女”继续当她的女真熟又贵,而不是在出嫁蒙古之后郁郁寡欢,病死他乡。
说到底,东哥的死是因为绝望。
只要还有希望,东哥就能撑住。
良臣这人是重情义的,不管怎么说,东哥与他之间有着超越同志的友谊关系,再加上吴秀芝这事,良臣真不忍再失去东哥这位战略合作伙伴了。
至于挖便宜老师杨镐墙角这件事,良臣其实是早就想干的。
蒋方印这人不错,以举人之身给杨镐当了一辈子幕僚,处事圆滑,行政能力卓越,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
较真说的话,蒋方印这人吃亏就吃亏在他只是举人,不是进士,否则断不会混了一辈子只能给别人做幕僚。
像他这种人,只要有机会,一定能够一鸣惊人的。
可惜,大明朝讲学历,如这等举人出身的,就算再有才能,也多是泯然世间。开国两百余年来,以举人之身名动天下的也就海瑞和王振二人也。
先前人蒋方印是替巡抚打工,良臣不好挖。如今杨镐挂印归乡,蒋方印这个打工的没有编制的幕僚自是没了工作,良臣再不动手挖人还等什么时候。
以他和杨镐的“师生”之情,杨镐也断无不放人之理。况且,恩主和幕僚间乃是合作关系,并非主仆关系,蒋方印是自由人,想也不甘心再陪杨镐沉沦十数年吧。
只要蒋方印肯来,良臣定筹以高位。
以他江南镇守太监的身份,只要蒋方印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三五年内,良臣保他一个四五品的官职是一点也不难的。
就现下而言,镇守公公的大管事一职,也非蒋方印莫属了。
陈默临行前,良臣又嘱咐他派员去沈阳一趟,尽可能的把杨镐安置在沈阳中卫的飞虎军弄出一部南下。如果需要打点什么的,尽管花钱,不必计较。
左右已经花了上百万两出去,良臣也不差这点小钱。舟山归来之后,将皇军扩编为师团编制已是他的当务之急,否则,无法应对即将进行的对东藩、琉球的远征。
扩编军队最需要的无疑就是具有实战经验的人马,飞虎军是个很好的兵源补充。
……..
陈默走后,良臣在郑铎等人的陪伴下去了在建的镇守衙门看了看,工程是六天前动工的,目前仍在打地基及运输各种建筑器材。
得益于去年进行的海事特区道路平整计划,特区如今对外的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砖(板)化,石子和沙子等建筑所需材料更是储存了若干。另外,还新建了三座窑厂,日产砖三万余块,木料等或采伐,或购买,短期之内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对于水泥技术的不了解,良臣倒没有一拍脑袋就让工匠去实验,只以现有的建筑条件规划特区的一切。
为此,共投资拨付了九万余两,加上“收买”吴淞水营上下的开销,从山东矿监陈增那里弄来的几船钱财基本告罄。
现在开销的钱主要来源于镇江敲诈所得及扬州借款所得,年关时为了发放军民过年福利,支了三万余两,现下余款不计从舟山抢来的货物款项,账目上只有十四余万两。
可以说日费斗金。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特区已有商人入驻,并且第一批发往琉球的船队已经启航,如果能够顺利交易,扣除商人利润所得,特区能够进项四万余。
船队是元宵节那天启程的,大小海船十七艘,其中武装护航的是一条三桅炮船加两条福船,三条铜绞舫,官兵六百余。
这也是特区方面第一次进行海贸,以往江南商人的货船都是直接开往闽浙和当地的大海商交易,现在则是直接前往琉球,将闽浙海商这个中间商去除,这对于长江两岸的商人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良臣没有亲自去送船队,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他想低调,不致引人注目。
沈一贯那边的联络一直没有断,四明相公已经向皇帝上了密揭,提议由他魏良臣主持东南拓海,这一点已经由先前来吴淞宣旨的内侍委婉表达。
万历并没有将东南拓海这桩大事拟成圣旨,更没有宣谕内阁六部,甚至南都这边的守备重臣都不知道。
对此,良臣表示理解。
相对于万历如此大的放权,秘而不宣才是正确的。
闽浙方面,沈一贯的出面一定能够压制住那些既得利益者,况如果事情成功,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也是好处多多。
谁都想多赚,谁都不想别人分他的利润,那么把盘子做的更大一些,就符合各方各面的利益。
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一次由四明相公和江南镇守太监发起的东南拓海行为,实际上是拿大明朝的力量为私人谋利。
只不过,这个私人里有姓朱的而矣。
道理透了,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