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第1229章 灭贼乃还(2 / 4)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112 字 4个月前

皇帝发动政变围困辽阳时,他便因态度不够踊跃的支持而使彼此间埋下些许嫌隙,这几年一直被安排在邺南,固然是有建造邺南防线的缘故,但又何尝不是不希望他久留晋阳?

如今他如果选择留在邺都与长广王搅合在一起,毫无疑问会更加令皇帝心生猜忌,这将更加的不利于接下来迎战强敌。

因此无论高湛怎么殷勤表态,段韶最后还是拒绝了他的挽留,毅然率部北进。

没有了在军事上足够值得信任的大将镇守防线,高湛自然是忧虑不已,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祷魏军千万不要大举进犯邺都与河北,并且连连传信给邺南的高浟与驻守上党的平秦王高归彦,提醒他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严防敌人的偷袭。

但很多时候,怕什么往往就会来什么,最起码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并没有按照高湛所祈求的那样进行。

正当西魏的几个举动搞得齐主如临大敌、将国中力量向晋阳收缩的时候,西魏第二阶段的行动也已经开始。在霸府的召集之下,关中诸军府府兵很快便在上阳宫附近集结起了五万人马,这些人马将在唐王的率领下渡河进入河东,然后汇同蒲州、唐州、建州等诸路人马,一起杀向北齐的上党地区!

是的,第一个阶段的韦孝宽所部人马仅仅只是造势佯攻,逼迫北齐收缩防御,他们这些边镇人马都将跟随唐王一起杀向北齐。除了关中集结的五万师旅之外,再加上此间诸州人马,也有足足十万大军!

至于后续杨忠等人所率领的第三路人马,则就仍在进行集结,本土动员仍然是五万人马,加上陕北绥州、河套灵州等边防将士,能够达到八万大军,还有突厥南面小可汗将统率两万胡部城傍随军出征,同样是十万大军。如果突厥乌尊可汗也率军加入进来,那这一路人马兵力将会更多,但实际的力量却未必更大。

如今西魏的府兵系统久经战事磨练,这种程度的征发还远未达到系统运转的上限,诸事配合起来自是得心应手,效率极高。

这一次李泰并没有选择沿汾水北进,仅仅只是让李穆率领携带重型军械与大量辎重物资的队伍北上与韦孝宽汇合,他则率领一万轻装部伍直赴建州。

当李泰一行人马翻越历山而进入沁水谷地的时候,建州总管梁士彦也早已经率领州内文武群众于沁水河畔等候多时。

当见到唐王旗帜出现在视野中后,众人纷纷阔步上前,拜倒于野,神情激动的大声说道:“臣等恭迎主上,苦盼多时,愿追从主上再杀敌灭贼!”

“诸位不必多礼!前次交战,功有未竟,因怜河北士民而裹足收兵,不意贼性凶顽,日前复来挑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番用兵,不破东贼,誓不还师!”

虽然灭齐早在自己的事程计划之内存在多年,但临到战时也得找一个理由说辞来提振士气,有理和没理的精神状态就是不一样,而之前北齐主动挑事就是一个绝佳的借口,因此众人听到唐王此言后,各自也都面露愤慨之色。

梁士彦更是入前沉声说道:“日前边中多有斥候奏报寻见敌踪,但随着主上勒令出兵讨贼之后,境内贼踪便陡然不见,此番若王师不出,贼或至矣!”

之前北齐究竟意在何方,霸府讨论时也未有定论,建州的确是几率比较大的一个区域,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既然大军再出乡关,那北齐就洗洗脖子等着吧!

第1229章 灭贼乃还

当皇帝的命令传到邺都的时候,顿时便引起了极大的不满,尤其高湛本就不满于皇帝近年来一直都在削弱邺都方面的人事权柄,如今更是忍不住直接在尚书省中抨议此令。

“两国之间罢战止戈已有数年,本已相安无事,偏有悍卒贪功撩拨,如今触怒强邻、遭其报复,实乃咎由自取!当下之计,尤需遣使通气、致歉修好,勿令干戈再生,彼此互不侵扰。”

之前在与段韶交谈的时候,高湛便不赞同与西魏之间继续展开战斗,如今皇帝一系列的命令又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邺都方面的局势安危,他心中自然更加抵触,毫不客气提出自己的质疑:“况且若真交战起来,晋阳犹有山川环绕、长城为阻,邺都才是真正首当其冲之地!今敌情未明,至尊便欲收四方甲兵于内,若四方俱没,纵然晋阳独存,又何以为国?”

随着高湛作此言论,畿内时流也都纷纷发声附和,有的指责国中武夫贪功妄动、触怒强敌,有的则认为皇帝大惊小怪、罔顾邺都与河北的安危。一时间众说纷纭,舆情大躁。

段韶在接到命令之后,不免也有些意外和遗憾。不久前皇帝还在雄心勃勃、信誓旦旦的要收复建州,结果西魏方面刚刚有所举动,当即便放弃原本的计划,还要着急忙慌的将兵力往晋阳收缩,这的确是让人大感失望丧气。

但他自然不敢如长广王那般公开的质疑皇帝的决定,只能赶紧安抚部众人马并且调整人事防务,准备与彭城王高浟进行交接,然后赶紧收聚河北人马奔赴晋阳。

皇帝这一次下令向晋阳集结人马,倒也并非是高湛所言那般要放弃邺都与河北,在邺南方面仅仅只是调走段韶与其麾下数千精锐,大部分的驻防人马还是保留下来。

经过之前几年的努力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