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非正义的审判,终究自己被审判(2 / 3)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2054 字 1个月前

,皮条客,这类的人,讨厌他们,不喜欢他们,不想尊重他们,很奇怪吗?

而凶手呢?自以为是上帝,可是实际上,他才更不尊重这些人。

杀死无辜的人,算什么上帝?他只是以玩弄别人,挑战别人的心理为乐罢了。

虽然这样的结局会让电影似乎变的不那么的出彩,但是这样的结局,却是合乎逻辑的。”

当然《狙击电话亭》的评分的确不是特别的高。

还是和结局部分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很多普通观众都觉得这个结局非常不错,大快人心。

但是对于一些影评人来说,却反而觉得,这样的结局让电影变得“平庸”了。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同样的也有影迷为李易的《狙击电话亭》辩解。

“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最后幕后黑手被抓的结局让电影变得平庸。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合乎逻辑的结局吗?

如果结局停留在幕后黑手扬长而去,去寻找下一个目标,那么在个人看来,反而才是最大的败笔。

其实,悬疑片中,通常而言主题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道具,他玩的就是一种高智商游戏,他不是要告诉你什么,尤其不是讲道理,他要你关注的是电影本身,它要告诉你电影的玩法,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告诉你他的智商有多高。

对这种悬疑片导演而言,他宁愿成为一个玩票者,也不要成为一个布道者。为了让你对他的玩法全神贯注,他不惜把最后的道理说得极其简单,以免你误入歧途,一味地对影片所带来的人生思考回味不已,若不是这样,他也会把道理说得像是轮不到你去弄懂的地步,省得你花费其它心思关注他并不重要的表演。

所以,看完这个电影然后去分析哪个是正义的化身哪个是邪恶的化身哪个是面具什么人又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诸如此类的老话题、老比喻,实在有点不应该。或许更应该看看他是怎样玩的,才能对得起导演的良苦用心。

可能性越大,密码设置的级别就越高。悬疑片贵在答案不一,那种令人抓狂的猜测、假设往往是双方都有其兴奋的时刻。

为什么说这部影片,非常耐看,而且非常有意思。

事实上,把场景设计得那么小,太需要导演的控制力。人总要走动,所以大场景中,往往表现得很自然,导演只需牵引一下即可。这种电话亭的小场景里,现实性不大,导演不得不管好自己的人物,充当上帝了。仔细再看,不难发现,在导演强硬姿态底下,这故事还是有丝丝牵强之处,但是仔细去想想,却又会发现,这个故事,合乎情理。

当然,我想聊的是对这个故事我感兴趣的是如何不发生这个故事,如何结束对话以及走出电话亭的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男主角今天例外没有去电话亭。

这是网络上有网友提到的,但是实际上,导演有他的有理由:他每天都要去电话亭给他女朋友打电话。

而且他先发制人了,在介绍完电话亭之后,说道:“在不到两个街区的地方,最后一个使用电话亭的人就在这里。”也就是说,故事不得不发生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男主角今天例外没去电话亭打电话,但是明天呢?他总会去,于是故事的发生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

第二种,当他接到那个陌生男子电话的时候,按照常理,他完全可以说:“你有病呀。”然后挂掉电话。

这里,导演又使了一把劲,让他听了下去,这同样是有理由的:惯性使然嘛,接个电话,逗笑几句又何妨,于是故事继续发生了。

当然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是,关于幕后黑手的声音,那有磁性的男声,还有朗诵般的语调,都迫使观众和男主角一起听下去,而且很快,电话那边传来“别想挂电话”的命令式语气,丝毫不给观众骂男主角“大傻子,还不快挂电话”的机会,只能同样胆战心惊地听下去。

然后他又找到机会想挂电话的时候,对方说:“不,你不会挂掉的,你要服从我。”

命令加强了,在此时你完全没有了反抗的余地,你知道这个电话是得听下去了,不然不踏实,有危险。这时候男主角坚强起来,他开始轻松对答:“服从你?你是谁呀?”然后对方把话说的悬乎,突然让人无所适从,只得听命。

第三种,等电话的过程中,他也可以跑,报警等等。

导演又让他留下了。因为对方说:“我要跟你老婆打招呼了,待会给你打。”这句话相当有诱惑力。男主角到此刻还是很自信的,他觉得他还是能把这人摆平,所以他也等,摆出一副老子谁也不怕的架势,难免有些担心,但他认定要把这事亲自解决了。

这之后,两个站街女无疑给男主角增加了麻烦,导演开始下猛料了。陌生男声、两个骂街女人还有跟男主角的情人、妻子不明不白的对话让男主角突然感到一团糟。

直到对方宣判:“你一挂掉电话我就杀掉你。”

也就等于在电话亭里的场景完全固定下来了。

这都是导演一次一次的外力作用,虽然有外力的痕迹,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牵强了,但已经拿捏得相当到位,而且这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