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站在阳光下开枪的人(们)(2 / 3)

百分百理性的,很多时候和教育有关和经历有关,不曾见识大千世界的人,价值观未经考验的人,在特定情境中未必可以坚定的坚持理性,正如这个发达国家的小镇里,大部分人思想上是愚昧落后的,不管怎么说,即便卢卡斯是变态,就去打死他的狗这都是残忍的,愚昧的,不能被文明世界接受的粗暴行为。

当然就这部电影的情节设定而言,幼儿园园长格雷特的反应其实反而是非常正常的,她作为园长肩负重大责任,对小女孩儿的“投诉”大为震惊,并当作一件非常严重事件对待是情有可原的。

当然,不得不说她的处理手法非常差,不像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行为,更不像符合法律程序!她的处理方式像个法盲村妇(我看见你就恶心!离我远点儿)我能理解她的善良但不能原谅她的无知,业余和常识匮乏。

我看我们国内新闻时经常看到为疑犯打码的镜头——即便是杀人犯,因为案件没有审结这人都只是疑犯,不应公开。一旦定案证据确凿报纸杂志电视都可以放罪犯照片。

有个词语叫犯罪嫌疑人,但是注意在没有真正判决之前,只是嫌疑人!

当然,介于事情关乎到孩子,所以园长的反应,可以说合乎常理,但是不合乎她的身份!

有人说卢卡斯有很多方法可以自证清白但他没有做,并且在片尾他竟然还主动去抱了小女孩儿,不避嫌疑。

但是说这种话的人,其实真的挺可怕的。

这也是未经法制社会的人的思维逻辑。其实我非常理解卢卡斯的愤怒,屈辱——我为何要自证清白?还要开胸验肺,剖腹验粉儿?卢卡斯被污清白后的反应完全是一个文明法制社会里正常人的反应:愤怒,不解但顽强。他不需要自证清白,错的是其它所有怀疑他的人。

而且,自证,在这种事情,这类的事情当中,其实是很苍白无力的。

孩子们众口一词,说的卢卡斯家里的地下室,可是他家里根本没有地下室。

镇里的人不知道吗?不,他们知道,只是他们不想改而已!

他拥抱小女孩儿是一年后发生的事,那时法制和传统似乎都已经还他以清白,他携新女友参加孩子的成人礼,他抱小女孩走过打着格线的地板砖,这是呼应之前他帮助小女孩儿回家时的情节,是坦荡磊落的,同时也是给小女孩传达他已经原谅她,她们的关系回到从前的善意。

然而,最后的一声枪响打碎了他的美梦——原来他生活的小镇,仍然是个蒙昧之地。那一声枪响多半是小女孩儿的哥哥的警告(个人猜测)!

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尊重法制,相信自己的理性。什么是野蛮?野蛮就是跟随集体意志起舞,没有个人意志,没有理性或者理性不坚定。今天他是你的熟人朋友丈夫兄弟,明天他就是叛徒,内奸,工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其实电影里面有几个很细节,很值得令人细思的地方。

还记得,当卢卡斯半夜困守家中,他点着蜡烛照亮了家里墙上高挂的出猎图,似乎是在一片黑暗中苦苦摸索着答案。

他想要的,是出猎图中围猎的归属感?抑或先祖威风凛凛的荣光?

以前瞻仰这幅画时,他可能怎么也没意识到狩猎背后的暴力。

片中的两大场景——森林和小镇,正对应了共同体的结构:

晦暗的森林,是例外状态的“法外”之地,供人合法地举枪屠戮;

小镇,则是应用“普遍”法的城邦,似乎没有枪的用武之地直到有必要进行排斥;

有了森林,才有小镇,而小镇看似是法的管辖下的文明世界,其实也随时可能变成“森林”。

影片结尾被很多人推崇备至,事实上,这也的确是个一个画龙点睛之笔。

可以说结尾的部分,真正让整部影片升华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在一个颇具神圣感的仪式上,马库斯获得了狩猎证。

卢卡斯也将家传的猎枪赠予他,和一群成年男人重聚一堂。

这不但赋予了马库斯“杀”的权利,更是他的成年礼,象征着他加入共同体。

一派其乐融融,卢卡斯似乎沉冤昭雪,又成了“我们”的一员。

然而故事远没有结束。

随后,卢卡斯父子进林子打猎,试图重新进入人杀鹿这一生命秩序,身边就被放了一记凄厉的冷枪。

这一枪,把岁月静好的幻想打了个粉碎,令人冰寒彻骨。

逆光中,开枪的人看不清模样。

日落的阳光只镶出了一个人形的金边,显得高大威猛。

这记点睛的虚笔,将影片的社会现实主义升华为了黑暗的政治寓言!

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是杀人者。

这一枪,可能是攻击,也可能是警告:

卢卡斯作为被共同体排斥的所谓“神圣人”,是个毫无防备的活靶子,随时可以被他的对极——主权者在例外状态下宰制。

对于神圣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主权者;而对于主权者,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神圣人。

还记得电影的片头吗?

电影片头,当卢卡斯瞄准驯鹿时,那鹿回头、乃至中枪扑倒,目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