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质朴热情的村民们却让李易仿佛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在旅行。
每到一个地方,李易都会和剧组的主演们,坐下来和老乡们聊聊过去,聊聊他们的故事。
聊聊,这里曾经的邮递员。
期间李易他们还遇到的过时下的山村邮递员。
这个邮递员的名字叫董军,通过聊天,李易知道了他的故事。
他从17岁开始在山区里做投递工作,一条路,一个人,一份坚守,在乡邮路上已默默走了38年,用自己的双脚铺就了一条不悔山村邮路!
他也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邮递员,后来他是接了父亲的班走上了邮递员的路。
甚至于可以说,董军就是《那山,那人,那狗》的原型人物也不为过。
李易见猎心喜,还特意放下剧组,带着主演跟着董军一起去送信。
通过和董军的聊天,李易他们也知道了,董军如今是这一大片大山的唯一的邮递员,他一个人要负责200多个投递点,他每天需要带着近百十斤重的邮包,翻越十几座山头为村民投递,38年的时间已经丈量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山路,骑坏了十几辆自行车,但从没有因为天气原因或自己的疏忽懈怠而耽误任何邮件的投递,实现了38年无差错。
其实他家里的孩子都很有出息,儿子在上市公司上班,女儿女婿做小生意,家里经济条件相当不错。
孩子们都不止一次劝说让他干脆辞了这份苦差事,可是他却放不下。
“有些事情,总得有人来做吧?而且我都做了这么多年了,总得有始有终吧?”董军笑着说道。
通过交流,李易发现,其实相比起过去的邮递员,现在的董军,要做的事情反而更多。
因为过去,送的大多数都是信件,那个时候信件也比较多,而现在,信件其实很少了,但是送的东西却反而更多,更重了,当然,他也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
而因为山里没有邮政业务点,他经常在村民的家门口现场办理邮寄、汇款等业务,并且还为不便出山的老人代买药物或用品,把点滴温暖送给山村的人们。
其实作为一名农村邮递员,董军的工资并不高,但是他自己也说了:“早年这份工作的收入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现在虽然收入不算什么,家里的孩子也出息了,可我现在也不是为了钱。”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可能还会被人认为是矫情,可是李易他们都看的出来,董军是真的。
因为是真的苦!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但他已经成为这条邮路上不变的风景,山里的村民更是离不开他,他说:“我很热爱自己的这份投递工作,我舍不得山里的人们,我会一直沿着这条邮路走下去。”
“其实现在山村邮递员虽然少,但是也只是相对于过去而言。像我这样的农村邮递员其实还有不少的。”
和董军的一番接触,以及听完他的故事,李易对《那山,那人,那狗》有了更多的,更深刻的理解。
虽然时代在变,虽然科技改变了很多东西,但是有些东西却是不会变的。
李易他们对董军都非常的敬佩,朝风暮雨,披星戴月,寒来暑往,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这条乡邮路上,把希望、欢笑、温暖带给人们。
老实说,换做是他的话,李易都觉得自己真的做不到。
所以这反而让他更加敬佩这些人。
就像董军说的,有些事情,虽然苦,但是却能给人带去甜,而且总有人要去做,那为什么不能是他?
跟着董军去送邮件的过程之中,李易他们都发现了,董军在这里真的很受欢迎,也很受尊敬。
李易突然有些能够理解,电影里面的:“邮包背起来,就是一辈子的责任。”“乡邮员的肩上担着的,是整个大山的希望。”“命可舍,邮包丢不得。”
这是老一辈的邮递员们的坚守!
原版的《那山,那人,那狗》之所以在国内上映的时候,表现平平,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纯”。
不同于商业电影的矫揉造作,也没有特别的跌宕起伏的剧情,有的只是诗意一般的写实。
而原版的作品,是小说,那部小说就是靠诗意的语言征服读者,但它弱情节的散文意象被改编成电影,必然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提高了观影门槛。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影的诞生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关系。
那个时候的华国的电影方兴未艾,人们的观影数量不够多,而文艺片一大特点就是不靠剧情取胜,所以乍一看有点温吞,但这样的片子就是要细品才有味道。
当然还有一点是,那个时代的华国,其实还没有那么浮躁,人情社会还没有那么的冷漠。
而相比之下,岛国这个国家,可以说人情冷漠是这个国家的一大痛点。
事实上,像择一事,终一身,这种选择,恰恰是岛国很多人的写照,他们的企业有终身制员工,和国内过去的很多工人是一样的。
《那山,那人,那狗》这种“雁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