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执行新政(1 / 2)

第二日一早,汉军营中传下一道将令,整个营中忽然沸腾起来,全军将士无不欢欣跳跃,齐声高呼八千岁、大将军之名。

即日起全军休整一月,各营除交替守城之外,可自由行动,同时将半年赏赐军饷全部发下,每人再额外奖励朝廷玉佩一枚。

当然最让所有将士兴奋的是:都督府将派人为每一位士兵代写家书,连同礼物一并统一寄回家乡,一切费用和保障都由汉昌号提供,保证所有的东西送到每个士兵家中,还承诺半年内将家书捎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书信对于远征塞外的兵卒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励和安慰,久在征途,难免有思乡之情,加之中秋将近,刘封能考虑到将士的情绪,让全军上下无不感动。

另外一件事昭告全城,也让汉军莫名感动,朝廷将在西山城外比摩寺旁东三百里修建清玄宫,宫中有西征功勋碑、望乡台,专为纪念征途中死去的将士。

比摩寺位于西山城以西五百里,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早就被于阗百姓所认可,在比摩寺东昆仑山下修建道观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也方便昆仑山的教众随时下山弘道。166小说

宫观建成之后,将有道士诵经祈福,功勋碑上将雕刻所有死去的将士名字,以志纪念。

望乡台上不仅是这些英魂回乡之处,也为来往西域的客商提供祈福之地,甚至也可以将途中不幸而亡的同伴供奉此处以作祭祀。

原本功勋纪念碑在洛阳早已修建,此事在军中人人皆知,都是为纪念那些匡扶汉室死去的将士所立,这极大地激励了三军士气。

西征之时刘封也传下将令,将来会在鄯善境内的孔雀海边上建立功勋碑和望乡台,用来纪念西征的英雄,望乡台将士接引这些英灵回乡所在。

从鄯善出兵之时,每一名兵卒的名字全都登记在册,校尉以上的将官都去了一趟孔雀海边已经开始打造地基的望乡台参观,让出征的将士没有后顾之忧。

这些政令都让西征的汉军将士充满斗志,心无牵挂,如今又在于阗建设西域南线纪念碑,无疑又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刘封所作的这一切,并不只是为了收买人心,更多的是为将来准备,这些碑文和宫观的意义影响长远,将是华夏文明礼仪宣扬的基点所在。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英雄是民族的脊梁!

刘封一直深信这一点,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的表率和引导,让民众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成就一个强大的盛世。

文明的认同,才会让百姓有文化亲切感和归属感,这才是文化建构、文明传播的根本,文明塑造了历史和文化记忆,让百姓产生认同感,虽有不同的民俗,但都是共同的华夏文明,这才让大家变成真正中国人。

无论宫观、祭祀和民俗,都是用中原礼仪来执行,这对于还未形成一整套文明礼仪体系的西域百姓来说必会产生极大影响,潜移默化之下,华夏文明也会籍此传播开来。

于阗虽然素重佛法,但民智未开,礼仪不全,至今民俗多无礼义,境内多盗贼,民不知耻,虽然富庶,却淫纵荒蛮,正需要一套完整的仪礼体系来规整。

刘封计划在西域宣扬的,不只是儒家思想,而是改良之后的墨家、法家等学术百花齐放,培养各类人才,能够将各种学术吸纳融合,让华夏文明更加博大精深。

当然这些是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实施下去的,而这个时期的大汉无疑有充足的自信,虽说中原几经兴衰,但还是这个时代最强盛的国家,大汉之名早已远播四海。

如今的丝绸之路已经到达波斯海域,它不再是单纯传递丝绸这些商品,这些流动的物资都带有华夏的符号,华夏的文明信息,或多或少影响着葱岭以西的西域诸国。

而对于刚刚灭国的于阗百姓,汉军也随后颁布几十条政令,除了安定人心、统一律法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几项惠民之政策。

按照往常的规矩,照例免除三年赋税,登记在册的百姓家有产子者免三年赋税,怀孕妇女赐给胎养谷三斛,并免除其夫一年赋税,和且末、鄯善的政令完全相同。

于阗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加上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优越,是丝绸之路的枢纽之一,商队在这里向东可通过南线到达阳关,向北可到龟兹、大宛,向西可到葱岭以西的贵霜国。

即便是中原战乱频发的时代,西域各国互不统属,于阗的商队也络绎不绝,这里成为中西文明交汇最为频繁的地方,也成就了于阗富庶强大的国力。

尉迟家族掌控着国内所有的财富资源,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内外族群林立,甚至占了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赋税盘剥之重让百姓和商客深受其苦。

汉军入城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免去尉迟家族的王族待遇,并将原先于阗国的与之相关的贵族等级除去,统一执行大汉律令,除各自家产不动之外,所有的田地都要重新统一分配。

三日之后府衙开设公堂,一年内的公案狱讼都可以上诉,三年内关乎人命的冤狱可以追诉翻案。

这一项政令出来,让诸多原本的大家贵族又惊又怕,原本还对汉廷的改制大为不满,正准备联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