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声势震天。
只可惜新兵入营,尚未分发兵器,否则齐齐蹾地,气势更足。
就在京营照常训练时,皇帝开始了例常的早朝。
今日十一月初三,召回的臣子们基本都到了,包括袁崇焕。
礼毕,朱由检开始点名。
“韩爌。”
“臣在。”
“加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主掌天下救灾备灾事。”皇帝一如既往地独裁。
“臣奉诏,必不负陛下所托。”韩爌领命。
“袁崇焕。”
“臣在。”
蓟辽督师管得宽,总得需要助手吧?辽东总督?蓟镇总督?实在不行,经略巡抚给一个也行。
袁崇焕暗暗合计。
“加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督贵州军务,兼理粮饷。”
果然是总督,袁崇焕美滋滋地谢恩。
“臣奉诏,必不负陛下重……”
贵州?
袁崇焕感觉很不可思议。
路上做了那么多功课,让我去贵州?
皇帝可不管袁崇焕内心失落,道:“奢安之乱绵延日久,四省难安,卿及任,当尽快平定叛乱。”
“陛下,臣不熟悉贵州情况,只怕短期难有作为。”袁崇焕硬着头皮回道。
以为你要说五个月平贵呢。
朱由检暗暗好笑,道:“西南,国之赋税重地,不可轻忽,卿当竭尽所能,莫要令朕失望。”
“臣谨遵圣谕。”袁崇焕从心了。
“朱燮元。”
“臣在。”
“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理粮饷,赐天子剑,上至督抚、下至军民,皆可先斩后奏。
叛乱之民,剿抚自专,人事更迭,卿自决之。”
“臣奉诏。”朱燮元拜下。
“卧槽……皇帝给我安排了個大爹?”袁崇焕内心这个难受啊,还没法说理。
人本来就是五省总督。
奢安之乱牵扯很广,如今被压回贵州,基本都是朱燮元的功劳。
有功劳有资历,还熟悉本地情况,怎么反对?
“按理,朱卿当守孝,然国事为重,朕不得已夺情,卿勿怪。”皇帝假惺惺地说道。
“臣定当以国事为重。”朱燮元不好多说。
来都来了,还能调头回家吗?
“杨景辰。”皇帝开始点名东林干将。
“臣在。”
“加户部侍郎,左佥都御史,总督山西救灾备灾防疫并屯垦事。”
“臣奉诏。”
“文震孟。”
“臣在。”
“加户部侍郎,左佥都御史,总督河南救灾备灾防疫并屯垦事。”
“臣奉诏。”
“李邦华。”
“臣在。”
“加户部侍郎,左佥都御史,总督山东救灾备灾防疫并屯垦事。”
“臣奉诏。”
等等,咱东林大哥是救灾总督,诸位干将是备灾总督,合计着咱东林党要做慈善党?
奉诏回朝的诸多东林党人沉默了。
反对吧,皇帝给的待遇不可谓不好,户部侍郎可以调动当地钱粮丁壮,左佥都御史可以监察官场,权力其实不小。
同意吧,总感觉心里不得劲。
莫名空虚。
难受。
皇帝不管那么多,继续点名。
杨鹤出任南京兵部尚书,戴君恩出任广西巡抚,袁世振出任河南巡按、傅宗龙出任广东巡抚、朱大典漕运总督,梅之焕出任河南巡抚,范景文出任河北巡抚。
“孙传庭。”
“臣在。”
“加兵部侍郎,提调京营学政,负责教导文化、宣贯忠义、考察贤能、记功录过。”
“臣奉诏。”
众人不由侧目。
现在,瞎子都知道皇帝多看重京营,孙传庭一跃而为三把手,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接下来,就是一帮科学家们。
蒋德璟为军器左少监,孙元化为军器监右少监兼京营枪炮总教习,毕懋康为火枪司业兼京营火枪总教习……都是精通西学者,却也是西教徒。
不能说皇帝对西教徒没有意见,只是当务之急是富国强兵,教派之争可以放一放。
安排了军器监,朱由检叫道:“徐光启。”
“臣在。”徐光启出列。
诸臣把目光转了过去。
天启四年,徐光启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因为魏忠贤把持朝政,弃官跑路。
纵观徐光启履历,从翰林院庶吉士起步,到礼部右侍郎,如果不间断的话,应该是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大学士,很标准的阁老晋升流程。
只是大家比较奇怪,皇帝为什么到现在才点名。
“加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兼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署军器监、司农监。”
疯了……诸臣面面相觑。
某尚书加左都御史就“大儿”一个,双尚书……怕不是徐光启是皇帝干爹哦。
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坐等皇帝翻车。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