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 皇帝被整不会了(1 / 2)

“……建虏挥兵来攻,欲一举破城,臣督师抵挡,杀伤甚众……

此战得胜,皆因陛下厚待将士,将士舍身报恩……”

皇帝嘴角微翘,随即隐没,淡定地说道:“杨肇基打的不错,让内阁议一议,赐子爵。”

“是,奴婢立刻派人通传。”

“别急。”皇帝说道:“按照时间,王梦尹该到李朝了吧?”

“李朝素来恭顺,又饱受建虏蹂躏,必不违逆皇爷旨意,王少卿此去,定然顺利。”王永庆答道。

“善财难舍啊。”皇帝看向路上的移民,道:“一百万石粮食,不仅够朕养京营,还能迁徙百姓。

李朝存粮被掏空,秋税未齐,开城要一百万石,江华岛也要百万石,他李倧有那么大本事?”

“皇爷……”王永庆犹豫片刻,道:“既如此,为何还要那么多?”

“苦张永新还是苦你,你自己选一个。”皇帝说道。

王永庆没有丝毫犹豫,说道:“我和永新一起长大,又一起入了皇爷潜邸,若是非要吃苦,奴婢宁愿自己吃苦。”

皇帝翻了个白眼,道:“那你去巡视各税关呗。”

“巡视倒是无所谓,只是永新粗手粗脚,怕是照顾不好皇爷。”王永庆很诚恳。

皇帝给了他一脚,道:“遣使告诉李朝,辽南战事顺遂,让他们派人实地看看,好坚定他们抵抗建虏的信心。”

“奴婢立刻去办。”王永庆转身安排快骑。

李若琳咬着笔头,龇牙咧嘴,显得很是纠结。

就刚刚对话,怎么记啊?

肯定不能是“皇帝图谋李朝”,必须是“李朝仰慕王化,三请内附”,按照这個结果反推的话……

李若琳奋笔疾书:帝忧心建虏肆虐李朝百姓,再次遣使抚慰……

纯属于睁着眼睛瞎写。

皇帝站在后面看了,点了点头,道:“不错,很真实。”

李若琳一个激灵回过神来,道:“臣如实记录陛下言行,当为后世表率。”

“嗯。”皇帝点点头,道:“以后写两本,不刊印的如实记,不能把太子和诸王骗了,另一本要刊印的,按你手上的来。”

卧槽卧槽,学到了学到了,跟着皇帝果然大有收获!

李若琳心悦诚服地拜下。

等皇帝离开李书记,巩永固劝道:“陛下,出来半月有余,该回京了,不然左辅又要催促了。”

“下次把七姐带上。”皇帝一句话把驸马堵住,道:“走,再去看一个点就回去。”

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东厂、都察院、户部、内宦交叉巡视,各中转点都是严格按照规定做事,皇帝也挑不出毛病。

非要说毛病,那只能是伙食不好。

这是皇帝的问题,变不出粮食来嘛,下面的人无能为力。

十余骑往前走了三二里,就见路边有个尼姑庵,门口挤满了人。

“走,看看。”皇帝马鞭一指,带头走了过去。

一个小吏,十多个衙役,被数百百姓堵在门外。

“朝廷法度,开庙纳税,这观音庵香火旺盛,岂能免税?

今夏大旱,尔等未曾歉收,可不是这神仙保佑,而是因为朝廷开了两条渠。

你们有人做工了吧?吃的喝的用的,哪样不花钱?

不收税,怎么修水利?还是说你们打算继续服徭役?”

典吏有理有据,然而百姓可不管。

“收税就去大户家啊,怎么敢得罪观音娘娘呢。”

“这是横征暴敛。”

“好不容易下雨了,神灵生气,以后的日子可没法过。”

“观音庵求子最灵验,岂容你们撒野。”

听出来了,典吏这是来收税的,却被百姓阻拦。

刁民才不管是不是朝廷法度,反正就是拦着不让进。

皇帝眼睛一转,把马缰递给王永庆,站到了人多的一边。

其实双方早看到了皇帝一群人,不过紧靠官道,来往商旅众多,倒也没在意。

见他站到对面,典吏有些紧张。

京畿地界,一块石头扔出去能砸到四条狗六个官,别是什么有来头。

百姓看到皇帝站自己,更有底气了。

正义之举,路人都支持。

特别是其中的大娘小娘,频频把目光打量皇帝。

俊俏!

这要是做女婿(相公),这辈子就值了。

好在大家处在对峙中,没人围着皇帝啰嗦。

这不行,咱要打入群众内部的,怎么能不了解群众诉求呢。

皇帝左右一看,扭头向旁边一个中年妇女拱手行礼,低声道:“姐姐怎么称呼?”

大娘立刻堆出满脸笑容,道:“老身蔡陈氏,公子可曾婚配?我家有个孙女,年方十二……”

“在下已经娶妻了。”皇帝连忙打断对方,又问道:“这观音庵很灵验?”

“可灵验了!”蔡大娘眉飞色舞地说道:“后堂祈祷一夜,只要心诚,必定有后……”

到底是谁的孩子?皇帝不屑。

但随着蔡大娘滔滔不绝,皇帝发现自己肤浅了。

后堂禁止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