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四 两个皇帝的亲征之路(1 / 2)

雪花飘飘扬扬,入目所见,银装素裹。

这才九月中旬,雪深过脚踝。

校场上,皇帝滑着雪,玩的不亦乐乎。

初雪不足以让人滑行,但是军兵操练需要把积雪扫掉,倒也没浪费,全堆在一起,成了练习场地。

只见皇帝时而左拐,时而右拐,身体几乎贴到了地上,速度飞快。

手中弓箭张开又松开,连珠箭发,一百五十步的靶子,全部中红心。

也就眼睛大的地方。

三十枝箭。

皇帝横着停下,正好停在孙传庭面前。

“陛下威武~”诸兵再次喝彩。

孙传庭由衷赞叹道:“陛下武力,趋近天下无双矣!”

“继续操练。”皇帝解了滑雪板,道:“如此,可能亲往河套?”

“臣依旧不赞同陛下亲征。”孙传庭摇头,搬出了老一套说辞。

三千里之遥,消息往来不便,讲句不好听的,皇位被人夺了都不知道。

再说了,作为一军之主,有皇帝和没皇帝,完全是两个概念。

最简单的,假如遭遇极端困难的战局,五千亲军用还是不用?

所以从辽东回来后,孙传庭就在反对皇帝亲征。

但是皇帝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

就问孙传庭行不行。

不行就继续问。

一万遍啊一万遍。

孙传庭被缠的受不了了,道:“陛下,若是内阁和枢密院同意,臣无意见。”

皇帝看向了毛文龙。

毛文龙立刻说道:“枢密院乃是陛下的枢密院,臣等唯陛下马首是瞻!”

“行,回宫,找首辅说这事。”皇帝翻身上马。

先开朝会。

好好表现,免得首辅不开心。

首辅可没孙传庭这么好拿捏。

李天经首先出列,进奏种树一事。

“臣视各地,山头俱荒,若有暴雨,必定泥土俱下,泛滥成灾……”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同样严重。

皇帝很欣慰。

因为这是司农监自己的研究成果,皇帝没有提及半点。

“司农监意,开春后发动百姓种树,首批以黄河沿岸为主,主要种植桐油、板栗、苹果、榆树、桑树,另外酌情种植良木。”李天经说道。

桐油的价值不用多说,哪怕一个锅盖也得来回刷油,而板栗可以当粮食,榆树果叶可以应急,桑树可以养蚕,苹果既可以吃又可以酿酒。

至于保持水土等附带好处就不用多说,皇帝比谁都清楚。

“善!”皇帝说道:“内帑出银一百万两,用于植树造林专款。”

“陛下圣明。”李天经拜道。

皇帝又道:“司农监能提出如此谏言,足见用功,今岁年终奖翻番!”

“多谢陛下。”司农监的都拜了。

谁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成果被肯定呢?

“陛下,臣有奏。”阮大铖拜道。

“准。”

“经查,自外城墙起,三里范围之内,各集镇村有户五万九千有奇。

因多自建,杂乱无章,臣请扩建外城,有序安置商民。”阮大铖说道。

“工期多久?耗费多少?”皇帝问道。

李养德出列,道:“工部已经核算,三年完工,能赚得银子一百六十一万两。”

房地产,就是这么暴利。

“臣附议!”毕户部忍不住。

工部赚的银子,最终还是归户部的。

能赚钱的事,势在必行。

“臣以为当慎重。”素来追求开源的郭阁老却没有第一时间同意。

“成祖迁都后,列祖列宗一直再控制京师人口,力求不超过六十万口。

何故?

粮草不济。

今以海船运粮,无需受限于运河,然而北方多灾,粮食入京即走,并无多余粮食供给京师。

若吸纳人口入京师,怕是有饥荒之忧。”

“郭阁老所言甚是。”朱燮元起身,道:“若想扩建外城,须得扩充粮食来源。

去岁,水师与倭国签订协议,然而倭国处处阻挠,各海商收购的粮食仅仅二十万石而已,不足以供给京师。”

“右辅之意,兵发倭国?”皇帝问道。

“陛下圣明,臣正是此意,然而交阯战事未毕,无法用兵,不妨等两年再说。”朱燮元道。

“内阁再讨论京师扩建之事。”皇帝说道。

首辅应下。

历朝历代,都是不限制京师人口的,尤以北宋为最,仅开封城里便有百万人口。

人多,粮食消耗就多,最重要的是菜蔬供给不足。

这就导致京畿百姓不愿意种粮食,因为粮食可以从外面运,而蔬菜只能就近。

所以水浒传里鲁智深管着個菜园子就能跟一伙泼皮喝酒吃肉呢,实在是蔬菜价格高。

总之,人口不是越多越好。

大明皇帝们对此有认识,每当觉得人口过多时,就会清理一批出去。

以行政手段对抗虹吸效应,是不是继续如此,皇帝也在犹豫。

先让内阁头疼吧。

“枢密院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