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九 种树(1 / 2)

呼~

一阵风卷过,风沙扑了一脸。

尽管蒙了纱巾,还是感觉嘴里塞满了沙土。

皇帝忍不住呸了一口。

“陛下。”虎大威叫道:“前方十多里就是红盐池了。”

“加快速度。”皇帝一声令下,随行卫士纷纷快马加鞭。

就三千随从亲卫,也就冬天里来回扫荡了几次,否则孙传庭与洪承畴绝不敢让皇帝轻装南下的。

很快,到了红盐池。

这里本是陕西著名盐池,其产出的盐长期供应三边,但是随着大明势力范围的退缩,红盐池落入了顺义王手里。

卜石兔借此赚了很多好处。

如今,卜石兔都回京留学了,红盐池自然纳入大明总督的掌控之中。

已经有军兵在建城采盐。

红盐池不远处,便是秃尾河,其长一百六十里,穿越榆林镇后由延安府葭州入黄河。

“按理说有水路联通,便能坚守,为何放弃?”皇帝问道。

“陛下。”陈奇瑜说道:“秃尾河太浅,水流终年变化不大,难以行舟。”

“若是疏浚挖深呢?”皇帝问道。

陈奇瑜回道:“正在做,沿途开了几个水库,只是积水太慢。

这边本来降水就少,近年尤其稀少,便如秃尾河,其发源于沙漠,水源非是天上降,而是地下渗出。”

皇帝点点头,道:“走,顺着秃尾河看看去。”

有水,但是两岸光秃秃的。

草早就被吃光了,树木也是砍伐殆尽,只留下满目疮痍。

也就是降水量太少,否则秃尾河要被流失的水土填满了。

“这不行。”皇帝摇头说道:“有水的地方要多种树,去跟农部打报告,派人协助。

板栗榆钱各种果树,都是可以吃的,种了不会亏,总比荒着强。

没法种庄稼的,种草,控制牛羊数量,迟早能把一片变绿。

西面就是阿拉善大沙漠,要尽量把林地草地推过去。”

这……陈奇瑜感觉为难,却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皇帝说得对,荒着也是荒着,种种看,假如有收成呢?

要知道板栗这玩意可也是不错的粮食。

跑了十多里,又回头,沿着秃尾河向下走。

沙尘越来越多。

毛乌素沙漠。

这是一个狭长的沙漠带,不只使榆林农业受困,防务同样受困。

榆林镇的边墙从中横贯而过,风沙席卷而来,被城墙阻拦落下堆积,很快就能与城墙平齐,虏骑能够直接纵马上来。

为了保证防务,每年都要花费巨大的人力扒沙子,而支出的经费,长期困扰着中枢。

皇帝再次吐出一口沙子,问道:“史书记载,这片地区曾经水草丰美,是匈奴人的大本营,你们留意过雨水没有?”

“臣曾经研究过,时多时少,多时涝,少则旱,茫茫沙海,无法克制。”陈奇瑜说道。

“只要有水就有办法!”皇帝说道:“选择耐旱作物,一寸寸种过去,迟早能成。”

“没用的,陛下。”陈奇瑜回道:“大风吹来,流沙滚动,无论草木,尽皆毁于一旦。”

“试一试草田,将秸秆埋进去……”皇帝把后世的记忆掏了出来。

这個皇帝当的也是够够的。

看看别家穿越者,有哪个操心环境的事的?

就自己闲的没事干,放着建虏不去打,跑到榆林来吃沙。

不来就算了,来了就要管。

就算外河套控制住了,榆林依旧是边关重地,想要把防线往前推,就不能不考虑沙漠的影响。

再说了,沙漠变绿洲,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能做为什么不做?

后世毛乌素沙漠快被干没了,还要特意留下几块证明这片地确实有沙漠,如今确实没有充足的技术与物资,但是慢慢来,有个百八十年,总能实现建立毛乌素沙漠保护区的愿望。

穿过沙漠,抵达边墙。

军民都是灰扑扑,面黄肌瘦的。

大家今年的日子会跟去年一样。

朝廷有粮食运过来了,但是塞外被来回扫荡,不要说商人,狗都不出去。

没了关税收入,这边的日子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穿过榆林,进入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土高原。

跟毛乌素沙漠一样,曾经的膏腴之地,历经两千年的开发,已经是满目疮痍。

放眼望去一片黄,不见半点绿色。

没有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是有雨则涝无雨则旱。

“还是要种草种树,陕北这几年治灾,全是沿着河流开展,耗费巨大,勉强维持。

要沿着河流往外种树种草,今年应该会有更多的粮食运过来,不要怕占用耕地。

我们这代人付出一亩地,后世子孙们多出十亩地,这是一个长期工程。”皇帝再度发出指示。

陈奇瑜继续点头。

很快,皇帝进了米脂县。

米脂婆姨绥德汉,皇帝不感兴趣,但是记忆中,米脂的最大特产是反贼,最起码这个时间点上是没错的。

如今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