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沙逊家族(1 / 2)

沙逊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经典的黑道爽文,一个在西亚不遭人待见的小家族遭到当地强大势力的驱逐。

结果在远东落地生根,成了人人敬仰的孟买小皇帝。之后便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哪怕是有国家挡了他的财路,也能动用在伦敦的关系发动战争“教做人”。

“以毒入道”,通过鸦片贸易带来的巨大财富,再加上其多年来经营出的人际关系,他们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控制远东的金融市场。

汇丰银行,这个名字伴随了东方古国的整个近代屈辱史。沙逊家族以其独特的地位,让汇丰银行成了东亚的“瑞士银行”。

清朝的官绅阶级的首选,毕竟汇丰银行是洋人的银行,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腐败的清廷根本无法监管,更没法查清其中的腐败。

就这样任由沙逊家族趴在神州大地上吸血,收割着吸着底层人民鲜血的官绅资本家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清朝的政经两界。

之后的近百年里,神州大地上的官僚、军阀、资本家、地主、甚至土匪都要被这个毒瘤吸血。

更为搞笑的是这个家族居然洗白了,甚至还摇身一变卖起了解毒丸。鸦片贩子卖解毒丸,还被后人立碑撰文铭刻功绩,不得不说爽文也不过如此了。

不过现在他们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由于近期印度不太平,所以沙逊家族便购买了一些武器,并雇佣了一些人手充当护卫。

然而这在有心人眼中,完全是一副要逐鹿天下的架势。于是乎一群鸦片贩子就聚在一起劝其更进一步,在南亚次大陆上建立一个保护自由贸易的犹太国。

唆使他的人也自然不都是蠢蛋,实际上这帮人有自己的考量。如果真能搞出了个犹太国来保护自由贸易,那么他们就能免受英国人和那些土邦王公的盘剥。

如果沙逊家族失败了,那他们也能代替其地位,成为新的鸦片业霸主。总之这帮捧跟的是吃不了亏,哪怕什么都没发生也能在沙逊老爷面前混个脸熟不是?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计划听上去很诱人,但是大卫·沙逊又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会信这群人的胡说八道。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消息在奥地利和英国的情报人员听来就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

奥地利的情报人员迅速报告给了孟买总部,后者找到弗兰茨的写的预桉。实际上前者不知道的是,到处散播犹太国和劝大卫·沙逊独立的人就是弗兰茨派去的。

只不过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此时大乱之下英国人根本没有时间分辨情报的真伪。

对于叛乱这种事情此时此刻亨利·哈丁爵士只能采取宁枉勿纵的态度,毕竟如果操作不当可能英国在印度近百年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

比起大英帝国的利益,一个鸦片贩子是否无辜根本不重要。亨利·哈丁爵士命令孟买的英国宪兵连夜出动,对所有沙逊家族的赌场、妓院、烟馆、银行、商行进行了全面打击。

结果大卫·沙逊居然比孟买的英国官员先一步得到消息,实际上大卫·沙逊连英语都不会说,不过他被气得连说了五个“uck”。

作为一个犹太人,大卫·沙逊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希望可以逃到清国东山再起。

不过他的儿子,着名的“毒二代”维克多·沙逊可不甘心。他是大卫·沙逊后妻的长子,平日里骄纵蛮横惯了,哪怕是英国人他也不放在眼里。

书中对于维克多·沙逊的身份进行了魔改。

“父亲大人,在这座城市里人们都叫您皇帝。现在那些暴民要驱逐您,您就要这样一走了之吗?

不!不!不!您太仁慈了,我现在就带人让您变成真正的皇帝!”

维克多·沙逊手下养着一批英印混血儿,这些家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中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

他们既受到印度人的歧视,也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排斥。两者都不将其视作同类,所以这些人极度想要证明自己,但又没有机会自然就成了社会中最不稳定的一群人。

维克多·沙逊正是看中了他们这一点,让其成为了自己最忠实也是最能干的打手。

再加上此前沙逊家族雇佣了大量打手保护自家的财产,一时之间孟买的宪兵队居然被打得节节败退。

此情此景让大卫·沙逊心潮澎湃,也许自己真的就是天命之子,那么他不只要印度,他还要打回巴格达去,把那里的人扒皮抽筋.....

不过英国人能纵横十九世纪又怎么可能被一群鸦片贩子和愤青打倒?英国宪兵被打得节节败退,当地官员情急之下找到了停靠在岸边的印度洋舰队帮忙。

上岸抓贼可以,但是这些水兵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允许他们抢劫、强奸..

当地的官员知道这群水兵什么德行,但是孟买绝不能失守。詹姆斯·摩尔上校作为孟买的最高军事长官默许了这一提议。

不得不说英国水兵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直接上实心弹轰击。

炮火打击结束之后,伴随着悠扬的《掷弹兵进行曲沙逊家族的人马直接惨遭碾压。

不过好在英国人的纪律性并没有维持太久,在正面战斗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