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入局任谁都能看出拿破仑三世是想来分一杯羹,这种秃鹫行为确实让人不齿,但谁又会阻止,谁又能阻止呢?
英国人自然不愿意让法国人再进来插一脚,毕竟随着法国人的插足,英国人已经在理论上断绝了出兵援助奥斯曼帝国的可能。
但此时英国人真的没有继续在欧洲大陆上树敌的勇气,一个奥地利帝国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
如果不是与奥地利帝国的战争迁延日久,此时英国未必没有向俄国宣战的勇气,更可以利用自己最擅长外交攻势来一招驱虎吞狼,让俄奥两国自相残杀。
但现在已经晚了,不但实施难度成几何倍数上升,成功率也低得可怜,即便成功,失去了地中海舰队的英国也未必能站到多少便宜。
俄国人也不希望法国人参合进来,毕竟狼多肉少,或者说俄国人根本就不想和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战利品。
不过尼古拉一世一心想着光复君士坦丁堡,也不愿分神对付法国人,最多是拿法国的共和制做一些文章。
奥斯曼人同样不想法国人打过来
不过现实是没有任何国家能阻止法国这样做,更没人会这样做,即便是挨揍的奥斯曼人最多只是请求对方下手轻点。
英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由于和奥地利的战争,现在己方在地中海上的力量损失殆尽根本无力阻止法国人的行动。
除了法国之外,希腊和埃及也是麻烦,两个国家虽然不大,但无奈奥斯曼帝国自身实力实在不太行,而且两国都有过战胜奥斯曼帝国的经历。
此时英国方面还不清楚这是奥地利帝国一手搅起的风云,但现在已经容不得英国多想必须立刻调停近东局势。
托普卡帕宫,这座融合了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最高权力所在。
在这座雄伟、瑰丽的宫殿之中从不缺少阴谋和杀戮,在1595年,穆罕默德三世登基之后将自己的19个兄弟全部处死,易卜拉欣一世仅因心情不好就下令将280名嫔妃、宫女装进麻袋活活淹死。
苏莱曼大帝的皇后谋杀其长子,塞利姆二世上台之后大肆屠戮自己的兄弟,血腥的继承法让弑兄杀弟的戏码经常在托普卡帕宫上演。
除此之外相权和王权,太监和嫔妃也在此处激烈交锋。
麦吉德想要做个让西方认可的“文明人”,并没有延续奥斯曼帝国古老血腥的传统,其弟阿卜杜勒·阿齐兹有着相当程度的人身自由。
由于历史上负责政变的主力近卫军已经被消灭,所以此时在托普卡帕宫内相互杀戮的双方显得多少有些不专业。
阿卜杜勒·阿齐兹的拥护者与嫔妃和太监们手下的武装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著名的花厅成了屠宰场。
先是数名不肯投降的嫔妃和太监被阿卜杜勒·阿齐兹的手下开膛破肚,之后反攻成功的嫔妃和太监们又把反叛者扒皮抽筋。
双方反复互相屠戮,但由于实力接近始终无法分出胜负。
雷希德帕夏本有能力终结这一切,但是在见到了皇宫内的血腥屠戮之后他动摇了。
奥斯曼帝国的士兵们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血腥的场景,到处都是死状凄惨的尸体。
尤其是那曾经精美、神圣的花厅,大量的内脏和血浆让地面如同泥沼一般。
即便是杀人无算的将军们也忍不住开始呕吐起来,与此地相比战场的环境实在太过平和、安逸。
最终雷希德帕夏和他的人马退出了皇宫,这样的杀戮本该继续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完全死光。
但此时昏迷多日的麦吉德一世突然苏醒,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命令新军平定皇宫内的叛乱。
阿卜杜勒·阿齐兹及其支持者慌忙逃出皇宫,他之所以能逃出皇宫并不是因为麦吉德想继续做个文明人或是心慈手软。
阿卜杜勒·阿齐兹及其支持者能逃出生天完全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英国人希望能扶植一位更加容易控制的苏丹。
而雷希德帕夏也不想斩尽杀绝,对于一个位极人臣的大维齐尔来说多方下注并不奇怪,因为这种人总想这种日子能天长地久。
麦吉德苏醒让后宫的嫔妃和太监们有了主心骨,终于再也不必担心被新苏丹清算了,她们一个个都在感谢安拉保佑。
雷希德帕夏等一众高官也第一时间守在宫门外等着向麦吉德道喜,毕竟绝处逢生、化险为夷从古至今都被视为吉兆。
麦吉德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立刻命令太监、嫔妃们为自己沐浴更衣。
麦吉德的正妻和太监统领都发现他的面色红润,之前的病气一扫而空,只感叹是真主显灵,苍天庇佑。
麦吉德沐浴更衣完毕之后也觉得自己神清气爽,就连被酒色、鸦片掏空的身体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完全没有卧床多日该有的疲惫之感。
当奥斯曼一众文武见到麦吉德的时候都觉得那个神采奕奕、励精图治的苏丹回来了,麦吉德并未坐下而是站着对自己的大臣们说道。
“我阿卜杜勒迈吉德,马哈茂德二世之子,人世间最伟大的哈里发,承蒙安拉庇佑,我又回来了!
我昏迷的这段日子里有人阴谋叛乱,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