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需求和供给(1 / 2)

第838章需求和供给

'“组长,您现在调任到哪里去应该不会离开四九城了吧”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四九城了。”

陶篆补充道:“调到哪里你要跟过去吗”

“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是一个临时的部门,临时负责统筹,主要是负责后勤的工作,这个临时部门你就别去凑热闹了,能存在多久还说不好呢。”

这个高级别的临时部门。

许大茂能想到只有边界的问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早知道李组长离的这么近,就没有必要去暗示李天骄了,李天骄的爹距离李组长还差得远呢。

等等,这都姓李,该不会有什么关系吧

不怪许大茂怀疑,而是这种事真的太多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仔细研究一下近代历史人物关系,就能发现很多人虽然姓不一样,但真的能攀上亲戚,堂兄弟,表兄弟,同村,同乡的实在是太多了。

有些因为道路不同还变成了敌人。

这里本来想举个例子,想想也就算了,不太好。

既然李天骄没说过,许大茂也不会主动去问。

打听别人隐私很不好,特别是打听领导的隐私。

许大茂很想和李组长聊聊边界的问题,但是李组长嘴上说着‘没什么不能说的’,实际上他是真的一点都不说,不动声色的岔开了话题。

这搞的许大茂很难受。

话憋在肚子里说不出来,真的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每次刚有一点苗头,话题就转移到学业上,和经济上去。

这种事确实要保密,特别是许大茂一个负责养鸡的主任,完全没有必要知道这种隐秘的事情。

他也就在家里和李天骄讨论,在外面这种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会说。

其实这个就是圈层,上面大部分都知道了,而

一直到吃午饭的时候,许大茂还是没有找到机会。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单位食堂吃饭了,今天就破例一次,吃一次小灶,大茂,今天你过来是真的有口福了。”

“我们这里的小灶厨师可是一级大厨,最拿手的就是鄂菜,当初组织上就是考虑到我是湖北人,特意安排的小灶厨师,可惜根本就没有吃过几次,其次其实我现在已经习惯了京帮菜,早吃不惯那些汤汤水水了。”

鄂地多水,最拿手的当然是水产。

吃鱼能吃出来。

“饮食多样化,营养更均衡。”

“主要是见过了干旱的场景,吃小灶我心里难受,所以一起吃大锅菜,还能舒服一点。今天破个例。”“组长您有如此的菩萨心肠,实乃福分。”

“溜须拍马的话你还是少说点,你能把溜须拍马的话说的如此真诚,也是一个技术,但你不要用在我身上,我真的很想把你送到西北去种树。”

“那我收敛一点”

“多收敛点。”

听着李组长像是在批评,实际上笑呵呵的语气明显是在话家常。

三个人到小包间的时候,六菜一汤已经上桌了,明显是提前通知,提前准备好。

饭菜准时准备好,客人准点到,很标准程序化。

有一说一,许大茂之前在这里上班的时候,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之前还以为这里没有大厨呢。

“红烧鱼,这么多年,还是那个味道。”

“大茂,你刚才说你现在看完了那些书,都能在首都大学当一名教授了,那我正好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你,现在我们比较穷,为什么不能通过印钞票来让大家共同富裕”

许大茂:……

当他是小学生吗这种问题小学生都能给出答案吧。

“钱是什么真的‘天下为公,所谓大同’的社会,是不需要钱这种东西,缺什么就有什么,要钱干什么钱就没有了用处,只有‘资本’才需要靠纸来控制单位,来控制所有人。”

李组长摇摇头:“这不是我要的答案。”

如果一个单位不再需要用‘钱’来衡量价值,那真的就是存在于理想之中的乌托邦。

李组长对这个答案不满意,那就说明他对这样的‘乌托邦’社会,抱有的是悲观态度,或者是说他认为极难实现。

“‘钱’本质上就是一种‘代币’,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粮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有单位站台背书,能用钱去买到物资,用钱交易,才实现了钱的价值,如果说通过‘印钞票’来消除贫困,这话和‘给每个人发一张首都大学的毕业证书’就能消除愚昧一样可笑。”

“社会的正常运行,靠的是‘需求’和‘供给’,需求大于供给,钱就会更值钱,供给大于需求,钱就会贬值,印钱只会导致供给紧张从而涨价,而且我们的钱,拿到别的地方,人家认不认还不一定呢。”

“人家认我们的钱,前提是能保证能用我们的钱,买到想要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整体稳定,不会出现钱变成废纸,这些都做到了,人家认不认,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为啥一个面包能卖到五十万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钱不值钱,当然还有一些黑人商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