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你说是谁?(1 / 2)

破阵子.人间夜冷风清。

少见的一首古代诗词,段为国看了文化报上的许多作品,有小说节选,有散文,有现代诗,但却很少能见到古代诗歌能登上文化报的。

每一期报刊挑选的两篇优秀文章都会在省文化报的正中间刊登,这些文章都是从各地作协以及各地文化报的读者投稿递上去的无数作品中选出来的。

段为国以前也曾向文化报递过几篇稿子,但无一例外全都落选了。

这首词的词牌名没什么,词也没什么。

在段为国看来,这首词的确有上文化报的资格。

只是这首词旁边写的作者,却让段为国擦了好几次眼镜。

安城一中,程行。

在安城一中出现时,他的眼睛就已经瞪大了,当程行这个名字出现时,他更是难以置信,要是安城一中跟程行这两个名字单独出现的话还没什么,徽州那么大,有可能有另外一个安城一中,也有可能有另外一个程行。

但是当这两个名字出现在一起,可就不是碰巧那么简单了。

正好,此时郑华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

“老郑,你来看看这张报纸。”段为国说道。

“怎么了?最近又发生什么国家大事了?或者是文化报上又刊登出什么好的作品了?”郑华走过来问道。

段为国每天早上喜欢买一份文化报看他是知道的,有时候文化报上出现了一些什么大新闻或者是刊登上了一些好的作品,段为国也会拿来与他分享。

省文化报虽然会刊登一些文学作品,但总的来说还是跟主流报刊的报纸一样,一些省内或者是国内外的大事,也都会在版面上报道出来。

“老郑,你往这看。”段为国给他指了指。

“这怎么了?你是说李波写的这首《庐州的秋》吗?这首现代诗写的不错啊?”正在说着话的郑华突然猛地一顿,他的瞳孔瞬间收缩了起来。

在看完李波的这篇文章后,他便瞅到了程行的那篇文章。

他第一时间没有看到程行的名字,但这首词给他的印象很深,因此在看到前面几句后,他便往作品的作者上看了上去,然后就看到了安城一中,程行。

“你说这是不是碰巧了?”段为国总觉得有些虚幻,省文化报每次就只刊登两首作品啊,而且这期又是文化报从各地征文征集而来的两部作品,谁的的作品或者是名字能出现在这上面,那就跟上电视没什么区别。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段为国竟然在这份自己喜爱多年的报刊上见到了自己学生的名字,而且这名学生给他的印象并不好,不是打架斗殴,就是不学无术。

他的数学成绩,应该是他教的两個班里最差的。

“不是碰巧了,这首词之前我见过,的确是程行写的。”郑华深呼了口气,道:“但是我真没想到,这首词最后能在省文化报上刊登出来。”

郑华先是吃惊,但吃惊后又是难以平复的莫大荣耀。

他教书育人几十年,不是没教出来过考上名校的学生,但上了名校,不代表就能出人头地,虽然后来毕业了工资都算不错,也有创业当老板有着不错经济收入的,但这些跟此刻在省文化报上看到自己学生的作品比,好像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他本身就是教语文的啊!

“老段,报纸借我下。”郑华拿着报纸冲出了办公室。

“老段这是怎么了?还没见过他这么慌慌张张的呢?”就在此时,又有其他班的老师陆陆续续的进了办公室。

“你们班里要是有这样的学生,你们也会像他一样慌张。”段为国直到此时此刻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不过现在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这让他有些五味杂陈,要是程行的数学成绩也很好,他此时也会与有荣焉,也会激动地不得了,但是程行那数学成绩,虽然程行是他班级的,但这份荣誉,跟他没有太大关系啊!

“什么我们班要是有这样的学生?怎么说的话都听不懂呢?”旁边一班的班主任杨汝梅有些莫名其妙地说道。

“今早我买了份省文化报,文化报上刊登了程行的作品。”段为国直接说道。

“什么?你说是谁?”杨汝梅愣愣地问道。

其他一些刚坐下的老师也全都望了过来。

“程行。”段为国道。

郑华拿着报纸,急匆匆地向着校长室走了过去。

到了校长室门前,郑华甚至连招呼都没打,就直接打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

“老郑你这是怎么了?那么急急燥燥的?”校长陈怀安刚到饮水机处接了杯水,就看到郑华连门也没敲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校长,你看这份报纸。”郑华将手里的报纸递给了他。

陈怀安在将这份报纸看完后惊讶地问道:“这真是我们学校的程行?”

对于学校里有些身份背景的学生,陈怀安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毕竟当时程行为了能进一中来,他的父亲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虽然上次国庆时他跟姜鹿溪一起办的那期黑板报办的不错,但程行的学习成绩他是知道的,在学校里是属于垫底的存在。

这样的学生能写出这么好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