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尉负责哨探,鸡笼山又距长江不远,这点眼力见绝对不缺。在山顶上只见金兵人马都向江边集中,许多船只在岸上被金兵用滚木法往釆石矶上游推去,很显然,是想藏在上游芦苇丛中,开战时顺流而下,占据地理优势。这是极重要的军事情报,江对面的宋军因角度与高度不同,发现不了敌军行踪的,当通过狼烟报给宋军,早作防备。
这次侵宋,是金主完颜亮亲自率军的,几乎倾全金国之力而为之,总兵力五十万,多路并发。他亲率中军二十万人从长江正面进攻,誓要一举灭宋,完成一统大业。为此,曾写诗《题临安山水》曰:“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哨探报知,采石矶上有两万宋兵。他冷笑了一下,对手下道:“金兵与宋兵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我金兵可以一敌三,二万宋兵,还不够我二十万金兵塞牙缝的。”
群将领也随声附和。这不是夸张,而是历次宋金战争的实际情况。金以骑兵为主,灵活机动。宋以步兵为主,相对处于劣势,只能靠数量来补其机动性的不足。更何况宋人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是泰山压卵之势,不关兵法奇正,要防的是宋人派人偷袭。再说,烽火只是传警之用,现在,部队已摆在长江边上,何警可传?也正因为这种认识,金人对鸡笼山的烽火消息并不十分在意。没想到林都尉等对烽火作了改造,不同的烟隐含着复杂的烟语,烽火一起,有如写信一般。
赵馐等给大家准备的主餐是葛粉羹,做法极简单,加笋丁与水入锅,水煮沸后,冷水把葛粉搅匀,慢慢地注入沸水中,不断搅拌,看稠度比较适宜时,再加盐调味。
菜嘛,自然是蝉蛹,可只是蝉蛹量太少,所以,用葛粉裹一下后油炸,让体积膨胀了好几倍,吃着有料,炸好后撒上些椒盐。
《采桑子·葛粉羹》
葛粉热水轻轻搅,慢慢变稠,羹汤浓浓。加些肉末和板油。更有冬笋细细丁,食盐些许。举起汤匙,轻轻吹凉入口中。
葛粉羹清香宜人,并且保温效果极好,一碗捧手上,半个时辰都不会凉。这对冬天饥肠漉漉的人来说,是最暖胃的美味,但有两个缺点,没多少能量,并且不耐饥,一泡尿后就没了。大战在即,宋胜则荣归故里,金胜则埋骨他乡,这几天,一定得保持体力。但要做到这一点,得有肉食。
林都尉从山顶观察烽火回来后,为这事而烦恼。一个士兵过来道:“报告都尉,小的记得跟都尉哨探时,在距山寨百余丈外,有个泥潭,夏日里蛙鸣声不断,边上还有一小片的莲花。我们可以趁金兵不备之时,捉些冬眠的青蛙,挖些莲藕充饥。”
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金兵围而不攻,泥潭离金兵防守的路口尚远,只派几个人悄悄过去,即使发现,撤回也来得及。林都厨略一思索,派出七人,三人捉蛙挖藕,四人警戒保护。到捉到一大袋冬眠的青蛙,接着挖藕时,只见树林中飞出一支箭来,所幸的是士兵低头挖掘,向着金兵这边的只是屁股,虽中箭,但没有受到重伤。士兵拨出箭来,往水里一插,居然还拉上一只大甲鱼来,足有三斤重。这真个是哭笑不得。怕金兵再射箭,他在其它几位士兵掩护下一路狂奔回寨,金兵也没追赶。射箭金兵也只是几个人的小分队,他们同样怕被埋伏。之所以没被警戒的战友发现,原因也正因为他们的人少。士兵在回来的途中,还发现野生胡葱,釆来做调料超级棒。
士兵们回寨后,当林都尉为他包扎伤口时,士兵因只是些轻伤,边笑边道:“用我一滩屁股血,换得大家的一天饱餐,值了。”
这话听得怪怪的。林都尉手一紧,猛地用力,痛得他哇哇直叫唤。
灶头们接过青蛙,数了一下,有一百多只,只只都是又肥又胖的,以家乡话称呼,叫三角胖。就是胖起来已经呈三角形了。他们迅速地行动了起来,分别把青蛙洗干净、剁去头,剥去皮。
青蛙的生命力极强,剁头剥皮后,还能在桶里砰呯地乱奔乱跳,场面相当吓人。灶头们可不管这些,快手快脚地猛拍一菜刀,立即不跳了。再用布吸干水分,加入盐、糖、白胡椒、料酒拌匀,静置一刻钟;莲藕洗净沥干,切片切块切条待用;干辣椒、切段,蒜头压扁,生姜切片待用;准备葛粉滚在青鸟外面;起油锅,油略多些,将滚好粉的青蛙一块块放入锅内煎至全部金黄,取出,待全部煎完待用;另起干净油锅,油温六七分时放入蒜头、姜片、干辣椒、花椒煸香,倒入藕翻炒,加入香叶,少许豆瓣酱继续翻炒;待藕基本熟了时倒入牛蛙块,加入少许生抽及砂糖翻炒均匀,加入胡葱碎拌匀。一大锅香喷喷的干锅青蛙烧好了。起锅后,香溢四座。
《关河令·干锅青蛙》
青蛙去头又剥皮,余白色胴体。盐酒拌匀,裹上葛根粉。热油炸至金黄,倒入藕块急火炒。再加调料,胡葱碎拌匀!
大家都好久没吃到真正的肉食了,前几天吃的荤菜是各种虫子,这蛙肉一上,惹得大家直流口水。
正大吃时,林都尉放下碗筷,快速地操起弓箭,连珠箭不断地向空中射去,柯大饪与几个士兵也紧跟着不断地向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