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家族文学和采访(2 / 3)

着眼点将专注在家族成员的亲情构建上。

王文龙决定参考的小说就是《人世间,这是后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以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周家进行布局,展示了五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变迁,这本小说比起《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样的作品当然少了一些大时代下的冲击性,但王文龙是为了让关内人和辽东人共情,也只有这样的小说才能够让关内百姓深刻地理解辽东人的思想来源。

当然,由于两本书的剧情大不相同,王文龙能够参考的也只有原书的结构,小说的故事内核全都要他自己来填充。

至于此书能不能成功,王文龙并不担心,这年代的小说作品还在以大事件大场面刺激读者的阶段,小说中的内容所涉及都得是传奇故事,哪怕是《金瓶梅这样写世俗生活的作品,笔触也要对准一些令人“瞠目结舌”“口说不出”且深刻揭露人性的场面。

而后世的近现代小说,早已经有把日常生活描写的惊心动魄的能力,在原历史上的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这种手法得到《红楼梦之后才能够渐渐发展出来。

后世《人世间的确是一本温吞的书,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现代文学写作手法,足以让此时的读者代入感爆棚、眼界大开了。

(本章完)

王文龙和毛文龙一直谈到傍晚,毛文龙的船还在南京港口上,需要回到岸边去安排卸货之事,为了避免晚上宵禁走不出街巷,只能告辞离开。

王文龙送毛文龙到家门口,将要回去之时突然问道:“伯龙船上可有辽东军户?”

毛文龙道:“雇了有几个辽东人,都是军籍,不知先生找他们有什么事?”

王文龙道:“我想要写一本关于辽东的小说,需要采访辽东人。”

“小说?”

王文龙点点头:“关内的百姓和辽东人之间的隔阂不是靠说教就可以消除的,还是需要更柔性的力量,我思来想去,也许只有文学作品能够达到这样效果。”

毛文龙点头道:“那我明天便将船上的辽东人都带来吧。”

王文龙摇头道:“不用,你留一个住宿地址,我明天自己上门去找。”

毛文龙点点头,连忙告诉王文龙他们船队在哪里住。

第二天一早,王文龙便让王平保买了酒肉等东西做礼物,到团队伙计的住宿处去探望。

一群水手听说王文龙到来都颇为荣幸,在毛文龙组织下笑着出来迎接,王文龙把酒肉一发,众人更是高兴。

毛文龙指指其中一个年轻年:“这人叫做张柏,祖上是山东人,自己也识了几个文字,如今正跟咱们队上的舟师学习,先生若是要采访辽东人,我建议便从他入手,下面人讲话含胡不清口音又重,不如张柏会说官话。”

王文龙点头,他去过辽东知道辽东汉人大多是山东迁移过去的,所说的乃是胶莱官话,有点类似后世的青岛话,而且本时空的胶莱官话还没有受到华北官话多少影响,对于只学过普通话的人来说比起后世的青岛话还要难以理解。

王文龙上一次去辽东碰见的大多数辽东本地官员开口都是一嘴山东味,所以和后世网上说的努尔哈赤满口大碴子口音不同,本时空努尔哈赤如果是在辽东学的汉语,口音多半更接近后世的青岛人。至于后世大家所熟悉的东北口音,那要等清代以后东北方言大量受到了从山海关出去的华北官话影响才能形成。

毛文龙把张柏叫到王文龙跟前,王文龙就见此人二十许岁年纪,皮肤黝黑身体健壮,粗手大脚的,见到王文龙还有些紧张。

王文龙问:“听说你是镇夷堡人?娶了媳妇没有?”

旁边众人起哄道:“张秀才识文断字,在咱们辽东地方可是好找媳妇呢,孩子都十岁了。”

张柏对上王文龙有些局促,对身后的水手却是另一副样子,笑着骂道:“建阳先生在这里你们胡缠什么?还不自去吃肉喝酒?”

“张秀才生气了,快走快走。”

王文龙闻言也笑道:“看来你还是个抢手的。”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几句玩笑之后,张柏的局促也是稍减,王文龙让店铺伙计收拾了一张桌子,坐下同张柏、毛文龙、王平保一块喝酒,几杯下肚,大家便渐渐聊开。张柏喝了酒后终于不再尴尬,主动介绍起自己的家世:“俺祖上是永乐朝驻防辽东的卫所兵,本也不是山东人,乃是当年从大同调去的,那时也是一个军官。当我祖父时,也还是沈阳卫的百户,只可惜后人没出息,到我这一辈,便甚也不是了。”

辽东的卫所管理非常腐败,别说一个百户,就算是李成梁当年祖上荫了指挥佥事,实际也得钱跑官才能落下来袭职。

王文龙道:“张朋友可否将你祖上的事迹仔细给我讲讲?他可打过蒙古人?”

说起祖先的荣耀,张柏瞬间来了兴致:“怎么没打过?永乐朝时,我祖上是随成祖出塞的,还是神机营小旗,要不是他被派去了辽东,本来我家也可进京营,那样一来,如今我可就是京城顺天府人了……”

张柏的祖父好歹是个百户,所以张柏小时候还是能受到教育的,不敢说有多精通,但是日常的抄抄写写都可以胜任,他讲述起自己家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