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庙堂局势(3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2932 字 8个月前

怒意,可心里却笑得十分高兴。

“臣等愧对陛下信赖……”

面对朱棣的“生气”,解缙等人只能无奈躬身作揖,即便没错也要承认自己犯了错。

北征前他们好不容易养得皮肤白皙,身材匀称或圆润。

北征结束后,此刻的他们整个人肤色黢黑,脸颊凹陷,浑身无二两肉,风大些似乎都能把他们吹着走。

即便被朱棣如此折磨,他们却不能说什么,毕竟皇帝都亲征吃苦了,他们一群臣子又能怎么说?

“下次科举,将马术作为硬性的要求,俺不希望庙堂上是一群连君子六艺都掌握不好的儒生。”

朱棣依旧在嘲讽他们,可他们还得陪着笑脸。

瞧着这一幕,坐在一旁的朱高煦轻笑着起身,算是救了这群被说的面红耳赤的儒生。

“陛下,播州杨氏接受改土归流,这对朝廷是好事,贵州三司也可以设立了。”

朱高煦一开口,原本还面红耳赤的解缙不得不抬起头来,勉强作揖道:

“陛下,中卷范围凭空多了一省,自然会导致中卷名额拥挤。”

“臣以为,南北中三卷都应该增加录用进士名额。”

虽然已经虚弱的说话有气无力,可解缙依旧在上疏争夺未来的权力。

“名额无需增加。”

朱棣还未开口,朱高煦便率先说道:“朝廷不过百余府,百余州,千四百县,四百余卫,三百余所。”

“增加一省或者减少一省,这些州府卫所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参与科举的人还是那群人。”

“若说要增加名额,自然得是人口增加,竞争变大才对。”

“朝廷的每一名官员,那个不是千里挑一选拔出来的,增加名额只会让一些素质参差不齐的漏网之鱼进入罢了。”

朱高煦看上去是在为百官说话,但实际上却是在断绝解缙他们的念头。

科举是他们自己要走的路,那他们就老老实实的科举好了。

现在的情况是,基层的胥吏被新政学子占据,中高层的科举还需要面对新政学子的挑战。

单说学子数量,解缙他们已经在南下过程中了解过了,今年毕业的新政学子数量足有二十余万。

再给朝廷这么搞下去,等过个几十年,恐怕南北卷就不是保护北方和西南学子,而是保护江南学子了。

解缙他们想要维持原来的情况,不过朱高煦却不同意。

他能给解缙他们的路就两条,要么现在主动接受新政,要么以后被迫接受新政。

现在接受新政,江南还能跟上其它新政地区的脚步,要是以后再接受,那江南就得落后十几年了。

解缙他们现在是骑虎难下,他们想接受的新政是官学,而抗拒的是官学之外的新政政治和经济改革。

这要是土地丈量清算,指不定有多少官员要被牵连,这个头他们可不敢开。

“既然殿下这么说,那就暂时如此吧。”

解缙没敢和朱高煦争辩,主要他也辩不过朱高煦。

倒是瞧他没能立功,一旁的杨士奇眼内闪过一丝遗憾,随后继续伪装本本分分。

瞧着他们这模样,朱棣也摆手道:“你们才回到南京,准许你们告假三日休息,三日后班值。”

“谢陛下恩典,臣等告退……”

解缙等人闻言躬身回礼,随后低着头走出了武英殿。

在他们走出的同时,朱棣也笑了出来:“哈哈,老二看到没,这群老蛮子也有这丑样。”

“确实狼狈。”朱高煦轻笑,同时对朱棣作揖道:

“播州杨氏接受改土归流,那现在就只剩下田家这一个刺头了。”

“捣灭了田家,宋安两家多半会接受招抚。”

“现在的情况是,收拾了这四家,基本就收拾了贵州八成以上土司,剩余的黔南土司不管是武力围剿还是招抚都可行,总之贵州设三司的问题已经不大,现在的问题是将他们人口迁出,将江南百姓迁入。”

想要改变贵州民族比例,迁移少民,迁入汉民是最直接的办法。

不同于渤海和安南的是,贵州产粮地区并不多,因此拿下他后的政治和军事利益大于经济利益。

迁徙贵州土民前往四川和湖广,就必须保证他们能活得舒坦,而开荒粮是必不可少的。

“儿臣准备迁出百万土民安置在四川和湖广南部,同时从南直隶调粮五百万石供他们开荒。”

“这五百万石算上四川、湖广的定额税粮,足够支撑他们开荒两年。”

“相信两年之后,贵州的叛乱会变少,同时四川和湖广的耕地会增加。”

朱高煦说着自己的想法,朱棣听后却提出了新的问题:“贵州的口数,仅迁徙百万走出山区恐怕不行。”

“百万只是一个大概,具体还是得等改土归流才能知道,就如眼下的西番一样。”

朱高煦提到了西番,而朱棣也低头看向了自己案头。

在他的案头摆放着两本文册,这是被明军和木氏土司木瓜兵所改土归流的朵甘部份地区的《黄册》、《鱼鳞图册》。

朵甘都司治下有许多宣慰司、招讨司和万户府、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