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洋、西海、西洋、北海、北洋等八卫,合计十七卫三所。”
朱高煦的话一说完,郑和与陈瑄便面面相觑。
“怎么?你们觉得有什么不足的?”
“如果有的话你们便说出来,毕竟我没有亲自前往海外,我也不知道这样设置有没有问题。”
因为他带着笑意,所以郑和与陈瑄并没有觉得有太大的压力。
二人对视过后,郑和先作揖开口道:“其它地方还好说,但大古剌、木骨都束确实负担不起那么大的补给压力。”
“正因如此,在我军抵达木骨都束后,便将当地的驻军降低到了五百人,大古剌则是依旧留守千人便已经是极限了。”
“因此在奴婢看来,大古剌无须设置卫所,只需要让西海卫常驻,同时在巡视东小西洋时,从榜噶喇、阿里沙等国获取补给便可。”
郑和将这些地方的详细情况和朱高煦解释了一遍,朱高煦听后也颔首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裁撤大古剌卫,但木骨都束所依旧保留,只是不满员。”
“如此一来,那便是十六卫三所,合计九万七千七百人。”
他话音落下,精打细算的陈瑄便迟疑道:“如果是这样,那海军每年军饷和海外补给,恐怕就要耗费不下四百万贯,庙堂上的那群文臣能答应吗?”
陈瑄自觉走入了朱高煦的亲信行列,所以才会提出如此疑问。
对此朱高煦也笑道:“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如今的庙堂上局势已经发生变化。”
“我之所以敢在昆仑角和木骨都束设置千户所,在忽鲁谟斯设置卫所,皆是因为当下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便是由那些随军下西洋的商帮而引起的,亦或者说是他们促成的。”
沿海商帮过往鲜少涉足小西洋,说到底就是因为担心海盗,而今海盗都被郑和、陈瑄他们能解决,商帮们的商船又有洪武铁炮这样的射石炮。
只要他们遇到的不是帖木儿、马穆鲁克这种大国精锐,那他们几乎能在小西洋横着走。
“昆仑的金矿,他们应该发现了吧?”
朱高煦询问郑和,郑和颔首道:“虽说没有发现矿山,但河流之中的金沙数量也不少。”
“这次随舰队前往麻林地的暹罗、朝鲜、日本、占城、真腊、满剌加等六国商帮,以及沿海的钱、徐、王、秦、顾、文、郑等家族麾下商帮都在舰队返航时,多多少留下了几十乃至百余人。”
“奴婢让人算了算,这六国七姓十三家,起码在麻林地留下了千余人,剩余的千余人则是与我们返航。”
“奴婢估计,当下他们已经将昆仑洲金矿金沙的消息带往各家各国了。”
“如果沿海商帮都得到了这个消息,那庙堂之下许多与他们息息相关之人,应该都会将目光放到昆仑洲,而不是继续攻劾南洋与东洋的贸易问题了吧……”
郑和试探性询问朱高煦,不过他却摇头道:“如今天下,若是海贸有利一石,则七斗皆在南洋与东洋。”
“剩余的三斗,则是在小西洋与大西洋。”
“不过这里虽然只有三斗,却可种植为一石,关键是看民间的这些商帮和各国官商上不上套。”
资本是洪水猛兽不假,但只要合理引导,把洪水猛兽向外引去,那许多内部矛盾就会转化为外部矛盾。
只要有利可图,朱高煦相信民间商帮的力量可以很好的把昆仑洲蛋糕做大。
毕竟按照西方的标准,宋明两代根本就不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而是资本主义帝国。
资本主义这一词,本身指的就是资本式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生产关系出现,而萌芽则是性质尚未定型形成气候,而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规范性与规模。
按照欧洲给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标准,满足这个标准必须要有:集中式的手工工厂、集中式的资本运作,以及长期稳定的人身雇佣关系,还必须拥有金融手段,发行属于国家的信用货币。
按照这个标准,实际上中晚唐才是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等到了两宋和明朝,中原王朝已经成为西方标准下的资本主义帝国了。
两宋早已出现了皇室和民间资本大家族联姻的情况,并且民间许多商品都有宋皇室的入股。
例如两宋时的“蓝桥风月”,它就是宋朝最大的品牌,也是最有名的品牌酒,而它之所以能出名,就是两宋皇室推波助澜。
两宋皇室的妃嫔,大多都是出自民间大商户,只要成为大商户,那就能培养出隶属他们的大官员。
正因如此,从两宋开始,中原王朝的整个官僚系统已经开始和民间资本融合,甚至已经发展出了工业资本化。
两宋的产铁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两宋较于唐代的铁产量之所以那么高,问题便是铁制品在当时已经开始商品化,而这种大规模工业生产是十七世纪西方所没有。
不管是生产工具,还是各行各业的产品,它们都在进行资本商品化。
两宋唯一欠缺的,便是西方标准下的资本主义扩张性。
光从领土来说,两宋确实没有表现出这种资本主义扩张性,但如果单从经济市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