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人在囧途(1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064 字 7个月前

第455章 人在囧途

“前面让一让!让一让!”

二月初,在南边部分地区已经回暖的时候,北方依旧带着寒意,因此来往行人都穿着十分厚实。

不过与其说是行人,倒不如说是工人。

随着朱高煦他们进入山东境内,街道上的人口渐渐变多了起来。

至永乐十六年,山东人口在经历几次迁徙和十几年的安稳后,又重新稳定的保持在了六百多万人口的水平线上。

与此同时,山东的耕地面积也稍微增加了不少,从曾经的五千四百余万亩,增长到了如今的五千九百余万亩。

相信再过两三年时间,山东的耕地面积一定能突破六千万亩。

只是山东人均耕地看似很多,实际上却并不均衡,山东孔家及其姻亲旁系,依旧掌握超过三百万亩以上的耕地。

这些年朱高煦一直在等着收拾山东孔家,而今新政推行结束,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将孔家彻底收拾,结束他们两千年的特权生活。

没了这群人,仅凭吏员肯定是不敢严重贪腐的,毕竟他们是流吏,身后没有乡绅富户那么硬的背景,但小拿小要还是避免不了的。

尽管学习过程中已经知道科技就是生产力这句话,可相比较科技,他们更在意自己能不能吃饱和暖,能不能当官掌权。

由于朱高煦将郭琰和大部分孩子随从都放在了通过运河北上的舟船上,因此此时他身边也不过百余名身穿常服的骑兵罢了。

不过在此之前,朱高煦还得看看山东的百姓这些年过得如何。

要知道,旅行者号机车根本没有得到多少资助,研究它的人也不过几十个人。

坐在马背上,朱高煦还没开口,旁边的亦失哈便已经开口解释了起来。

如果研究的是炸药、线膛枪等等对基础材料要求较高,而且难以琢磨的课题,耗费那么多钱粮,磨蹭那么多年,朱高煦能理解。

“你们学校这一届有多少报名太学?”朱高煦又侧头看向朱瞻壑,朱瞻壑不假思索道:“七十二人。”

朱高进去太学看过,有的人只负责端茶递水,对于课题研究什么的根本没兴趣。

闻言,朱高煦摇摇头,虽然不至于失望,但确实有些不太高兴。

“是……”亦失哈答应下来,而这时那些运送物资的马车也走远了。

“太学派来了多少太学士指导?”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颔首道:“六百余人。”

“殿下明鉴,确实需要一年。”亦失哈作揖回应,而后继续道:“至于工价,基本是每日每人十五文。”

可蒸汽机的方向早就被他点出来了,近千人拿着比纽科门、瓦特、斯蒂芬森多几十倍的资源,居然还没把这玩意弄出来,这足以说明这近千人的团队里有许多人都是滥竽充数的存在。

“皇孙的那些同窗进入太学后,做得如何?”

耗费数百万贯钱粮,近千名大学士共同研究的蒸汽机,在热效率上居然还不如英国人在1825年运行的“旅行者号”机车。

“爹,这里也有人种红薯!”

“告诉王甫,对于一些对实验没有作用的人,给他们安排冷清的位置吧。”

“前面的让让,这马车装东西多,躲不开!”

太学需要的,一定是对研究感兴趣,能全身心投入研究的那种人。

太学是大明朝最重要的地方,中学毕业的学子,但凡加入太学的,都会根据兴趣爱好前往各研究院学习并参与研究。

朱高煦带队继续走陆路北上,巡察不一样的风景和民情。

万一过分了,与曾经的那群胥吏无二异,那等中学毕业的学子多了,这群家伙也就该交代了。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清楚朱高煦的意思,当即点头:

权力二字,已经深深刻入了人的骨子里,并非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一千多人就七十二人报名太学,看来他们还是想为官。”

在那些人过去时,他们朝朱高煦一行人作揖表示感谢。

“这应该是给铁路仓库运物资的工人。”

得到解释,朱高煦也颔首道:“这个物资准备需要一年左右吧,工人工价如何?”

闻言,朱高煦缓了一口气:

即便做着如此简单的工作,他们每天依旧能拿着朝廷开口的数百贯年薪,这让朱高煦压下了强制让所有人进太学的念头。

“会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实践中去,胜过许多太学士。”

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即便是接受了小学、中学教育的学子,也并不太喜欢名义太学士,实际上干“工匠”活的职业。

对于这种事情,只要他们不过分,朱高煦也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现在的吏员素质还不行,九成九以上都是小学毕业。

官道上,一辆辆装满货物的六轮、八轮马车依靠多匹马拉拽运货,时不时提醒前方的队伍。

朱高煦倒也没有强制所有人必须进太学研究,毕竟之前他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在有了明确方向,基础材料都满足的情况下,居然磨磨蹭蹭十七年都还没将蒸汽机安排进入市场。

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