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当下十六个国家格局的印度厮当,是大明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便是日本关东、天王、关西三方势力的平衡,以及朝鲜国王、文武两班的平衡。
至于其它国家,目前中亚和西亚的藩属稳定需要帖木儿国,南洋则是需要暹罗国。
掌控好这些国家,这些地区就不会出现什么无法应对的事情。
只要大明能巩固好自己治下的这些疆域,日后便不是大明被欧洲孤立,而是世界孤立欧洲。
思绪之间,朱高煦这才开口道:
“北方的经济很重要,不仅要发展重工业,我所写上去的轻工业也同样重要。”
“北方日后淘汰的技术和机器,则是可以经过校正后送往西南,至于江南,我自有打算。”
朱高煦并不觉得北方可以一直稳稳压制江南,甚至联合西南也不行。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从这次江南的官商勾结就能看出。
江南,天生就适合搞金融,而金融来钱一定会比实业要快。
或许朱高煦应该庆幸,由于大明地大物博,地形复杂,所以大明注定不可能像后世美国一样去工业化,专心金融。
江南可以金融,北方也可以搞工业好和大农场,可西南与西北却不行。
大明的人口市场,足够吃下中高端工业和金融以及农业。
正如后世西方人所畏惧的一样,以中原王朝的人口规模,一旦其迈入发达,其它的发达国家都将会被它给挤掉,除非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并带来新的工业革命。
吃肉又喝汤,然后将喝不完的汤交给几个维护地区和平的小国,这就是朱高煦想做的事情。
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得先做了之后再讨论。
“还有事吗?”
朱高煦将自己的思绪从脑海中抽出,侧目询问起了王回。
见状,王回作揖示意:“臣告退……”
在朱高煦的目光中,王回一步步离开了武英殿的偏殿。
在他走出的同时,也正巧碰到了被召见前来的徐硕与杨士奇。
“杨尚书,陛下宣您先入殿。”
王回还没来得及思考,便听到班值太监的声音从他身后传出。
略微思考,王回便知道皇帝想要利用杨士奇做什么了。
他嘴角挑起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而后步伐轻快的走出了武英殿。
杨士奇得到召见,下意识看了一眼杨荣、王直等殿阁大学士,随后才走入殿内,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
“臣礼部尚书杨士奇,参见陛下,陛下千秋万岁……”
“赐座。”
朱高煦的声音传来,两名班值太监为杨士奇抬来了椅子。
杨士奇谢恩之后入座,朱高煦目光盯了他许久。
只是对此,他全程眼观鼻、鼻观心,全程没有任何举动。
瞧他老实,朱高煦这才开口道:“江南的事情,我准备就此告一段落了。”
“今后是海洋的时代,尔等之前想在湖广改稻为桑,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朝廷已经决定将西南作为面向西洋的纺织工厂,而浙江和南直隶则是面向日本、朝鲜和东洲、北洲的纺织工厂。”
“北方那边,朕也已经有了想法,并即将实施。”
“现在湖广、两广、交趾、福建、江西等地还没有决定,你以为如何?”
朱高煦询问杨士奇,这让杨士奇感到了诧异。
对于江南,皇帝向来是提防的,哪怕江西与江东、浙西不对付,但皇帝的提防却并未减少。
杨士奇本以为皇帝解决了江东和浙西的大商帮后,转头就会对江西和福建下手。
现在看来,皇帝确实要下手,但并非是下狠手。
联想到西南和北方都得到了扶持,杨士奇心里大概便有了一个猜想。
“臣以为,两广及交趾、福建均可作为朝廷对南洋贸易的桥头堡。”
“福建与江西的茶叶、瓷器,两广及交趾的红糖,湖广的酒等商品都能在南洋获利。”
杨士奇还是传统的儒家观念,走的路子也是沿着曾经的老路子在走。
听着他的这些话,朱高煦只能摇摇头。
他算是知道,三杨为什么能在把握朝廷权力的同时,并未对朝廷带来太多利益了。
不是他们心眼坏而不做,是他们压根不关心外面的世界,思维也并未转变过来。
论起权谋,他们三人或许值得称道,但论起治国,他们三个人要是有实力,那朱瞻基和朱祁镇也不用靠郭资、夏原吉和黄福来撑场面了。
至于为了垄断海上贸易而丢掉交趾,这种说法也太看得起他们了。
杨士奇要是真的有什么治国得当的见解,也不至于在洪武年间连个科举都考不上,毕竟朱元璋所出题目都是偏向治国的。
有治国才能的人,即便拿不到状元,也不至于考不上。
他们能被重用那么多年,正好代表了大明朝正在走下坡路。
不然但凡出几个类似夏原吉、郭资、郁新、黄福之类的臣子,也不至于把宣德、正统年间搞得起义频频。
三杨的出现表明了明代臣子在这一阶段脱实向虚,官场不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