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子路之死:忠诚与信仰的终极考验
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做到,就担心再听到什么道理。
孔子说:『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判断是非的人,像颜回和我一样的人才能听到,而像你这样的水平的人是听不进去的。』『子路啊,你太勇敢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子路穿着一件破旧的袍子和穿着狐皮大衣的人在一起,他并不觉得自卑。』『像你这样的水平,是很难达到的。』『子路只适合在厅堂上与他人交流,而无法深入到房间内部。』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仁吗?』孔子回答说:『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子路去治理它的军队,至于他是否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喜欢跟从游历,他曾经遇到过长沮、桀溺、荷徽扇说纫士。
子路担任了季氏的家宰,季孙问孔子:『子路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担任蒲的大夫,他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这个地方有许多壮士,很难治理啊。然而我告诉你:恭敬待人再加上谨慎从事,可以保持勇武;宽厚待人再加上态度端庄,可以亲近民众;恭敬谨慎地处理政事并保持稳定,这样可以对上有所报答。』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南子。灵公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杀就逃亡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后,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流亡人的儿子辄已经在国外了。』于是卫国就拥立辄为君王,这就是卫出公。卫出公立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住在国外不得回国。这时子路担任卫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他设法让孔悝的家臣进入宫廷,于是和他的党徒一起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入宫继位,这就是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在城外,听到这个消息就赶着进城去。这时正好遇到子羔从城门出来,他对子路说:『出公已经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你还进去干什么?白白地送死不可取啊。』子路说:『我食他的俸禄就要为他承担危难。』子羔只好离去。这时正好有使者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他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正站在高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抓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他的。于是子路就想放火烧台榭,蒉聩害怕了,就派石乞、壶黡来攻击子路,击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就把帽子戴好结好帽带而死。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叛乱的消息后说:『唉!仲由要死了!』不久果真如孔子所说死了。所以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后,恶意的诽谤就再也不曾传到我的耳朵里了。』这时正好子贡作为鲁国的使者在齐国出使。
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勇猛和忠诚着称。他听闻道理便积极实践,即使面临生死也毫不犹豫。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当听到卫国发生叛乱的消息,孔子即刻预感到子路的命运。他曾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后,恶意的诽谤就再也不曾传到我的耳朵里了。”这句话背后,是对子路为人正直、忠诚的肯定,也是对即将失去这位贤徒的悲痛。
子路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和考验。他曾与长沮、桀溺等隐士交往,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坚守着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信仰。即使在担任季氏家宰和蒲大夫时,他也始终坚守职责,尽心尽力。孔子对他的教诲,他都铭记在心,付诸行动。
然而,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卫国的叛乱,让子路面临了最大的考验。他选择站在正义的一方,与叛贼抗争到底。即使在身受重伤、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仍然坚守着君子的气节,宁愿死也不放弃信仰。他的死,是对忠诚和信仰的最高礼赞。
读完这段历史,我们深受触动。子路的忠诚和信仰,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和选择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像子路一样,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是否还能保持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
子路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和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信仰,什么是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持。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铭记子路的教诲,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勇往直前。
440、孔子及其弟子们对于孝道、仁心、礼仪等方面的重视
宰予,字子我。他口才好,辞藻华美,是孔门十哲之一。接受学业后,宰予向孔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守孝三年,时间不短啊。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掉;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也一定会遗弃。旧谷子已经吃完,新谷子已经上场,取火用的木头也都更换了,守孝一年就可以了。」孔子回答说:「你心里怎么想的?」宰予说:「心里很安。」孔子说:「你心里安就去做吧。君子守孝的时候,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所以不必这么做。」宰我退出去后,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