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号机报告,已经进入预定空域,飞行情况良好,机载设备检查无误,请求开始测试!”
相比之前,杂音稍有些多。
但考虑到中继次数几乎是以往的两倍,似乎也很正常。
常浩南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回复道:
“测试可以开始,注意目标机将在10分钟后起飞。”
2003年这会,空军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间也就是五六十小时的水平。
这还是被东部和东南部重点地区给拉高了。
具体到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话,还得更低。
所以,并不是每次都能协调到真飞机作为测试目标。
在收到常浩南的消息之后,林海马上把无线电切换到了机内频道:
“准备打开雷达和指挥系统,把C波段阵面调整到110方向。”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机背上巨大的圆盘型天线罩缓缓转动起来。
而副机长位置上的另一名试飞员,则借助一个安装在机背上的摄像头,在多功能显示器上观察着整个过程——
摄像头是首飞过程中为了观察雷达罩振动情况而安装的,后来觉得效果很好,也不影响飞行,所以也就一直没拆掉。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了……但还是感觉很壮观。”
副机长略带感慨地说道:
“如果能从外面看的话,恐怕效果会更好些。”
“听说之前第一次测试指挥系统的时候,有架双座机的武器控制官拍了照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稍微靠后坐着的飞行工程师紧跟着说道。
这部分测试和他们负责飞行的人关系不大,因此驾驶舱里的气氛也相对比较轻松。
这个时候,机内通话器再次响了起来:
“报告,雷达成功启动,尚未发现……”
目标预计10分钟后才起飞,而西北这块空域平时也没有太多民航飞机,所以雷达上看不到东西才是正常情况。
然而这一次,雷达操作员的汇报却戛然而止。
大概半秒钟过后,正当林海准备询问是否发生什么情况的时候,对方的声音又重新响起:
“报告,300方向,550千米距离外,发现大批低空目标!”
这一句话,几乎让机上所有人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副机长下意识抬头看了眼左前方。
现在预警机的C波段阵面正对准东南的110方向,那么300方向就是……
“L波段雷达的探测范围?”
说话间,他已经把多功能显示器中的画面从机外摄像头切换成了共享的雷达图。
果不其然,几乎在L波段雷达探测边缘的位置,出现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回波信号。
尽管有些模糊,以至于辨别不出具体数量。
但绝对不少。
“550公里……这已经是境外了啊。”
飞行工程师也紧跟着判断道:
“大概在……吉尔吉斯境内。”
“吉尔吉斯……”
林海一瞬间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吉尔吉斯,是没有成规模空军的。
也没有太多民航飞机会在这么个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小国家起降。
所以,要说“大批”、“低空”目标。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马纳斯基地的美国空军。
几秒钟前还一片安定祥和的驾驶舱内,气氛瞬间就变得紧张起来。
林海用平生最快的速度把无线电切换到HF频段。
“报告,我机在300方向、550公里距离的吉尔吉斯境内,发现大批……”
但还没等他报告完,就被另一边的常浩南打断了:
“我们看到了。”
这个时候林海才想起,刚刚他已经下令打开了数据链和指挥系统。
也就是说,地面可以几乎实时看到预警机的雷达探测结果。
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
既然如此,那情况想必已经上报。
而且听常总的语气,似乎并不非常感到意外。
果然,一小段时间的安静过后,常浩南的声音再次传来:
“你们也别太紧张,情况已经通报给金城军区了,他们已经收到。”
“而且……问题也不会太大,当做是一次实战程度比较高的训练就好……”
“……”
无线电另一边,常浩南正生无可恋地盯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只回荡着一句话:
完了,彻底洗不清了。
美国人想在两河流域搞事情,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情。
可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搞,却没几个人能猜到。
毕竟,现在是3月15日。
最后通牒都还没下。
一切看上去仍然有挽回的余地。
但常浩南却知道,如果不发生什么大的变故,那么震慑行动将在3月20日正式开始。
而自己,则又一次赶在事发前不到一周,精准地“预知”到了一切。
常威,你还说你不会武功?.jpg
不过,旁